近年来,绿色低碳转型变革席卷全球,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特别是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调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高质量金融供给,这都为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发展指明了清晰的方向,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力。
交通银行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国有大行,作为第一家全国性的国有股份制银行,作为首批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银行,始终牢记初心、勇担使命,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战略部署和服务实体经济要求,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战略规划与业务实践,全力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聚焦“引领”,不断强化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将绿色作为全集团业务经营发展的底色,在总行层面成立绿色金融发展委员会,构建形成“2+N”绿色金融政策体系,涵盖了组织架构、资源配置、考核评价、授信审查、业务培训等“一揽子”支持政策,明确重点工作方向和任务。
强化“支撑”,不断完善差异化授信政策体系。围绕绿色金融重点领域制定专项授信策略指引,持续扩大绿色金融领域专项审查审批政策工具包覆盖范围。聚焦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双碳”重点领域,有扶有控支持传统产业的减排降碳转型金融需求,持续推进集团绿色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
着力“创新”,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充分发挥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形成了涵盖绿色信贷、绿色供应链、绿色普惠、绿色投行、绿色租赁、绿色投资、碳金融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持续探索推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CCER质押融资、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融资等创新业务落地,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多元化金融供给。
重视“协同”,不断构建绿色金融“朋友圈”。绿色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交行积极加强与政府部门、监管部门、同业机构、绿色企业、科研院所以及国际组织的多方合作,通过信息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构建全链条的绿色金融生态体系,凝聚起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大合力。
坚守“稳健”,不断筑牢绿色金融风险底线。在科技赋能绿色金融数据治理、风险管理等领域持续加强创新探索,积极推进ESG评价、绿色信贷分类等系统建设,加强绿色金融数据应用,强化碳核算基础能力,进一步扩大投融资客户碳排放量计量的覆盖面。
截至2025年6月末,交行绿色贷款规模已超过8700亿元,绿色金融债累计发行1450亿元,作为首家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出具出资承诺函的金融机构,认缴75亿元支持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的设立及投资运营。发展成果获得了政府部门、监管单位和市场同业的一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