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安徽省安庆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财政政策为“支点”,打出“风险补偿+财政贴息+产品创新”的“组合拳”,撬动金融资源精准下沉,为小微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截至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2600亿元,较年初新增243亿元,增长10.3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以下,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风险补偿全面“增信”,筑牢金融服务屏障。安庆市着力构建稳健高效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稳妥落实“省持市、市持县”股权优化调整工作,打通担保机构协同堵点,深化政府性担保机构追偿挽损机制,提升担保体系抗风险能力。同时,积极优化担保业务模式,依托政府性融资担保数字化平台,创新推出“国担快贷2.0”和“普惠e贷”,实现业务全流程线上化。今年以来,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新增担保业务6.59亿元,平均担保费率0.63%,服务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1.5万余户。

财政贴息精准“减负”,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安庆市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强化政策直达快享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投入4674万创业担保贷款贴息资金,按照“应贴尽贴、早贴快贴”原则,带动发放贷款7.36亿元,新增小微创业主体4210户。市本级财政安排2300万元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贴息资金,助力2.7万户脱贫群众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首批帮助三个项目申报设备更新贷款贴息150万元。

产品创新靶向“输血”,赋能产业特色发展。聚焦小微企业个性化融资需求,安庆市引导金融机构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创新推出“民宿贷”“集群授信”等专属金融产品。在怀宁县,当地金融机构依托普惠金融政策,通过“蓝莓贷”为蓝莓种植户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带动全县蓝莓种植面积扩展至9.5万亩,并建成2个专业化绿色食品精深加工园区,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名片。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1821.8亿元,较年初新增133.9亿元,居全市各领域首位,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实体经济成效显著。

(梅鑫鑫)

|切换栏目点击快速进入栏目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