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加仑

财政部网站6月1日发布消息称,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300亿元人民币国债,这是财政部连续第15年在香港发行国债。

专家表示,在港持续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国债,可以更好地满足国际投资者配置人民币资产的需求,进一步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决心。

发行正当时 规模有所扩大

自2009年起,财政部根据中央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和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香港持续发行人民币国债。数据显示,近年来在港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稳步增长,从2021年的200亿元到2022年的230亿元,今年更增长到300亿元,创历史新高。

为何今年发行规模继续扩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告诉记者,在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内各地处于全面“拼经济”时期,第15轮300亿元的在港人民币国债安排,在助力中国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稳定器。此外,在全球“去美元化”加速背景下,多国对人民币的资产需求也在增长,在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能为全球提供人民币资产的支持。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教授温来成表示,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基本遵循市场需求和市场形势确定,今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较多,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以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因此,2023年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国债规模有所扩大,这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手段。

财政部网站公布,2023年在港人民币国债分四期发行,规模分别为120亿元、60亿元、60亿元、60亿元。定于6月14日通过招标发行首期人民币国债,包括2年期60亿元、3年期40亿元和10年期20亿元,具体发行安排将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公布。

“有效拓宽香港人民币资产配置渠道是近年来在港持续发行人民币国债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告诉记者,近年来香港人民币存款稳中有升,截至去年年底,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1万亿元,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香港拥有国际领先的人民币结算能力和成熟的离岸人民币生态圈。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高品质的流动性资产。”王晋斌说。

看好经济发展前景 中国国债受青睐

记者注意到,从近几年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的情况来看,投资者认购十分踊跃,投资者范围也比较广泛。

专家分析认为,人民币国债受到国际投资者的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

王晋斌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国债有较高的投资热情,这是由于其流动性较高、信誉风险低,相对其他地区的政府债券而言,人民币国债收益率也更具吸引力。“国债发行是基于国家信用,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国债感兴趣,是对中国国家信誉的肯定,也是对中国经济增长良好预期的认同,体现出我国在国际上的综合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王晋斌说。

“我们已经连续在香港发行了15年的人民币国债,每次发行大家都是争相抢购,表明中国国债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很强,这背后折射出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刘英分析称,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近1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38.6%,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贸易国地位,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基于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国际投资者对于人民币国债的兴趣越来越强。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4月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2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1万亿元、占比67%,政策性金融债0.7万亿元、占比21.8%。

在刘英看来,中国国债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较强,更源于中国政府的诚实守信。“我们的国债从来都是按时履约。”刘英说。

温来成表示,近年来财政部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有两个特点:一是认购踊跃,认购倍数较高;二是投资者来源广泛,遍布世界各地。“这说明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国债的信任度较高,从根本上讲,这取决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能给国际投资者良好的投资预期。”温来成说。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加速对外开放进程

专家表示,在港持续常态化发行人民币国债,对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我国对外开放进程有着深远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香港作为全球第一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是人民币国际化重要的推动者和全周期的参与者。人民币参与国际大循环需要提供全球安全资产作为人民币有序国际化的底层资产支撑,在港发行的人民币国债会成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基础性金融产品。”王晋斌说。

“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财政部持续多年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这在助力香港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将便利人民币国际化。通过国债发行有助于在国际市场上提升人民币的吸引力,在当下也有助于稳定人民币币值。”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全厚说。

记者注意到,海外投资人如果想通过跨境理财通、债券通等投资中国境内市场,绝大多数交易需要在香港开立账户,或者通过香港金融机构办理。刘英表示:“香港是全球名列前茅的资本市场,今年在香港发行300亿元的人民币国债,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可以通过香港资本市场购买人民币债券,这就让人民币能够在全球获得使用,实质性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持续加深,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温来成告诉记者,财政部持续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也从侧面凸显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坚定不移。“伴随着内地、香港资本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香港作为我国离岸债券市场的‘主阵地’,其重要地位正日益凸显。在港人民币国债的持续发行,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助推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进程。”温来成说。

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被纳入富时全球国债指数后,中国国债已经被全球三大主流债券指数尽数纳入。王晋斌说,国际主要债券指数纷纷纳入中国债券,反映了国际社会对我国债券市场改革开放成果的认同,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的信心。可以预期,随着更多的境外配置资金流入,国际投资者参与我国债券市场的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刘英表示,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国债有助于实现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是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表现,可以让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投资者青睐,让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切换栏目点击快速进入栏目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