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晋

欧洲国家有着举办冬奥会的丰富经验,一些举办地在巧借冬奥东风、助力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法国:“欧洲硅谷”崛起,环境创造效益

法国在发掘冬奥长期效益上有独到的经验。法国的格勒诺布尔和阿尔贝维尔分别在1968年和1992年举办过冬奥会。

格勒诺布尔位于法国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区,它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利用廉价清洁的水电资源,这里逐步发展起化学、冶金和电力设备工业。1968年的冬奥会为这个重工业城市的转型带来了全新机遇。通过新的机场、高速公路、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格勒诺布尔成为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跨国交通枢纽。通过通信设施建设,这里成为连接周围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中心。在此基础上,它稳步调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科技产业、高等教育为城市发展重心,打造了信息通信、生物及新能源技术产业集群。格勒诺布尔建立了欧洲首个微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与此同时,格勒诺布尔努力成为法国的高等教育重镇,它拥有3所综合性大学和十余所高等学院。因此,它曾保持了多项“法国纪录”:全法学生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全法人口平均年龄最低的城市、全法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城市。凭借这些优势,格勒诺布尔吸引到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开设欧洲研发中心,还成为孵化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中心。每年有大量的国际学术会议在此召开,带动了冰雪经济及配套的餐饮酒店等相关服务业。作为名声显赫的科学城,格勒诺布尔这个昔日的老工业基地如今成为“欧洲硅谷”。

阿尔贝维尔在举办冬奥会前,是一个深处山区、交通不便的滑雪胜地。因其附近山区铁矿资源丰富,当地龙头产业一度是钢铁工业。法国政府从1986年开始冬奥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修建和延伸高速公路等,以打造互联互通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1987年至1991年,筹办冬奥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了超过1万个工作岗位。在开始筹备时,当地政府就考虑到把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特色设施建设和城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相结合。例如,将冬奥会开闭幕式的场地扩建成奥林匹克公园,将拥有良好雪场的瓦努瓦兹国家公园打造成著名的高山风景旅游区,从而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意大利都灵:由“汽车之都”走向“文化之都”

意大利在1956年和2006年两次举办冬奥会,其中,2006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是欧洲汽车工业之都——都灵。作为欧洲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都灵形成了发动机、机床、电子电器、化学、轴承、精密仪器仪表等完备的汽车制造业上下游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和很多老工业城市一样,都灵陷入了经济低迷,工厂倒闭产生了超过500万平方米的工业废地,严重阻碍了城市规划和土地使用。

为筹备冬奥会,都灵冬奥会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启动名为“城市面貌”的工程,大规模开展市区更新改造。比如,在中央果蔬市场的旧址上建起了奥运村,废弃的工业仓库被改造成媒体中心。都灵一直将环境保护作为举办冬奥会的原则,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绿色交通,推动城市水循环、土地利用、废弃物处理、生态系统产业示范项目建设。为举办冬奥会,都灵市政府投入巨资,使用环保汽车,以减少汽车的尾气排放量,改善空气质量,加速发展绿色交通产业。意大利第一辆氢能环保公交车就是在都灵投入运营的。

为进一步激发城市的文化活力,都灵通过设立相关机构、举办世界级文化艺术和体育活动,来塑造城市的文化品牌。“都灵国际图书沙龙”逐渐发展成为欧洲著名的书展。冬奥会给都灵这座城市进行了一次全新的定义,昔日的“汽车之都”成功转型为“文化之都”,游客数量显著提升。

挪威:从举办“绿色冬奥”到做强环保产业

挪威在1952年和1994年举办过冬季奥运会。在1994年冬奥会的筹办过程中,挪威在场馆建设等方面尽可能考虑环保和可持续性,包括废物处理和野生动物保护。当时建成的体育场馆直到今天仍在使用,这些场馆举办了多场重要体育赛事。

作为绿色环保理念的倡导者和践行者,挪威也从中获益,大量的挪威企业成长为全球绿色环保产业的顶级企业。在清洁能源、海上风电、碳封存技术等前沿领域,挪威拥有多家世界知名企业。比如,在国际风能、水电、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领域,大量的项目需要挪威船级社这样的机构来进行核查。在能源以外的行业,挪威船级社也是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权威之一,许多世界500强公司都是挪威船级社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客户,通过认证,确保这些企业在节能降耗、环境风险、环境意识等方面达到国际标准。

总的来看,欧洲的冬奥会举办地为了发掘奥运长期红利,积累了几条重要的经验:一是建设科教创新中心,培育人才宜居之地;二是建设体育度假胜地,培育休闲养老之城;三是借机促进城市更新改造;四是打造文化娱乐魅力之都,等等。

|切换栏目点击快速进入栏目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