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戴正宗

2001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制造”更多为世人熟知。如今,“中国制造”更是席卷全球。在500多种世界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不仅如此,从2001年到202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倍,世界占比从7.4%增至近30%。自2010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已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

业内人士认为,自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世界工厂”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巩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在切实履行世贸规则、大幅降低进口关税的同时,充分抓住机遇,增强本国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迎接挑战 大幅降低制造业进口关税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认真履行关税减让义务,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院长屠新泉介绍,自2002年起逐年调低进口关税,我国关税总水平由15.3%调整至目前的7.4%。

“关税总水平降幅将近40%,力度很大,但我国制造业还是经受住了考验。”屠新泉介绍,一方面,入世过渡期给了制造业一个逐步适应的缓冲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复关”、入世以及推动APEC发展,我国自1992年开始主动承诺降低关税,从当年的42.5%降至1998年的16.4%。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适应过程。屠新泉坦言,很多加工贸易政策中涉及到的相当一部分关税其实已经豁免了,像机械设备中间产品等,其进口是免关税的。入世之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占比较高。入世之后,占比更是增加到40%,最高时近60%。

制造业产业链长、关联性大、带动力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原料、设备、动力和技术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他行业的发展水平。屠新泉介绍,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因其产业链更长、涉及到的相关行业多,国家对于该产业的关税保护水平一直很高。但即便如此,为了履行承诺和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国逐步将汽车关税从100%降到了25%。随后,一大批合资车企纷纷涌现。国外车企在与中国本土企业合作过程中,不仅让整车的成本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整车质量明显提升,还抵消了进口关税降低带来的冲击。

“除了汽车产业外,信息技术产业也经受住了入世的冲击。入世前,我国信息技术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约为13%,按照《信息技术协定》,信息技术产品的平均关税要降至零。这个降幅可谓空前绝后,与拥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汽车产业相比,信息技术行业的基础更为薄弱。然而,我国还是积极履行了入世承诺,以壮士断腕的勇气降低关税。同时,我国信息技术很快就参与到全球化分工行列,一大批像华为这样的企业得以迅速成长起来。” 屠新泉说。

抓住机遇 增强本国制造业竞争实力

制造业入世很快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产业融合研究室主任江飞涛看来,我国制造业之所以能够迅速进入国际产业分工行列,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制造业门类比较齐全,这为制造业入世奠定了坚实良好的基础;其二,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正是基于此,我国利用比较优势,快速将制造业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分工体系中,分享全球化带来的红利。

同时,入世给中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江飞涛介绍,中国制造业在入世后,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消化吸收,积累基本的技术能力,为后续创新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在嵌入全球价值链条的同时,也嵌入了全球创新链条,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优势、提升已有产品的技术优势创造了条件。在机床、汽车等领域,我国企业成功进行了国际并购,藉此弥补部分技术上的不足。

除了技术层面外,积极引进外资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实力。屠新泉介绍,对于外资而言,中国既是“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市场”,这两方面对外资都很有吸引力。随着入世后我国基础设施与营商环境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外资愿意进入中国,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方向不会变、市场化的进程不会逆转。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0.4万家,实际利用外资6989亿美元,较“十二五”时期分别增长61.8%和10.4%,引资规模创历史新高。外资企业纳税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6,吸纳就业人数约占全国城镇就业人数的1/10,贡献了约2/5的进出口额。

引进外资不但改变了国内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还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入世20年,外资企业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职业经理人。“引进外资,就好比请了个‘洋家教’。以前我们得去留学,才能学到先进知识和技能。现在‘洋家教’站在你面前了,国内制造业企业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屠新泉说。

江飞涛告诉记者,入世20年的经验表明,进一步引进外资符合中国的发展需求,也是改革开放的延续和升级,有助于开拓中国国际合作领域,有助于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这也为国际企业进入和深耕中国市场、参与中国的改革开放、享受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红利提供了更大空间。

商务部最近发布的《“十四五”利用外资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利用外资规模要位居世界前列,利用外资大国地位稳固,利用外资结构持续优化,与对外投资、对外贸易、促进消费的联动作用进一步加强,为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联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更加积极作用。

创新驱动 不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入世20年来,我国传统制造产业已经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门类最多、体系最全、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发展优势,成为实施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吸引就业的重要渠道和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是开展国际贸易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对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提升综合国力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技术加速渗透,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共享制造等新型制造方式加快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正在快速重构。

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代表、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中国机器人产业借助入世良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了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之一。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今年1—10月,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29.8万套,同比增长51.9%。以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正在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宋晓刚介绍,2009年之前,我国机器人领域重点侧重于技术研发,2010年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到2013,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在汽车、电子、金属加工、食品等行业领域的应用,已成为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制造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装备。

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0年,电子电器设备和器材制造业消费工业机器人6.4万台,占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的37.2%;汽车制造业消费工业机器人约2.8万台,占比16.3%;金属加工业消费工业机器人近2万台,占比为11.5%;食品制造业、塑料和化学制品业所消费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与几年前相比同样有所增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从零部件、整机生产到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宋晓刚告诉记者,站在入世20年这一历史节点可以看到,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目前进入了关键的窗口期。加快与新兴技术融合发展,拓展应用领域,深耕细分行业应用,是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5年的发展方向。

3D打印(又称为“增材制造”)作为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驱动力和关键领域。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副处长李方正介绍,增材制造从发明至今只有30多年的时间,在中国真正从基础研究向产业化发展也就是近10年的时间。可以说,中国增材制造产业正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我国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李方正告诉记者,在应用方面,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已从简单的概念模型、功能型原型制作向功能部件、直接制造方向发展,应用场景已由航空航天向医疗、建筑、文物保护和个人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产业规模方面,2020年增材制造企业总产值210亿元,较2016年的67亿元增长三倍,近5年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相较全球年均复合增长率20.2%高出10个百分点,产业规模年增速保持30%。在行业生态塑造方面,成立了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行业组织。上海、广东、安徽、陕西等多地成立地方行业组织并建设了产业园区,已有很多国际企业入驻。近百所高校设立增材制造专业,成立增材制造相关重点实验室,有力支撑了增材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

|切换栏目点击快速进入栏目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