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1978年,生于继往开来的时间界点,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路成长。我时常在岁月的河边拾捡着一些叫做记忆的石子,它们见证了一段历程。在我的人生道路上,因为有了党的好政策的陪伴,才圆了我人生的“三个梦” 。

记者“梦”

2000年,大学并轨制的春风在神州大地画了一个“圈”,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就此发生了巨变。我顺利通过北塔区建区以来的第一次教师招考,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

两年的艰难跋涉与激情过后,每到晚上,我渐渐就感到生活的单调和寂寞,总想找一个打发时光寻求精神寄托的方式。随着阅读报刊的“偏爱”,发现了一个新的“大陆”。于是,业余时间里,我竟“不务正业”地开始“舞文弄墨”,写起了新闻、言论、文学之类的东西来。我一边写作,一边细读研究报刊上所发表的文章。2002年,陈家桥乡中学2名学生喜获资助直至高中毕业,经过采访,我写成了一篇400字的“豆腐块”,斗胆投寄给了《邵阳日报》《科教新报》。真没料到,竟然都刊登了出来,着实让我高兴了好些日子。从此,激发了我的写稿热情,陆续不断有数十篇拙稿刊发在省、市级报刊上。

2011年11月,我进入北塔区委宣传部,真正干上了“记者”这一行,而圆了我梦寐以求的“记者梦”。8年来,我以执著的心态做采访,经常深入一线努力宣扬、展示北塔的美好变化。回想与报刊爬格子相伴的日子,我难以忘怀。我知道,是党的好政策充实了我的精神生活,实现了我的人生价值。

编外委员“梦”

因写稿投稿的缘故,我因此有点小名气。一些政府单位部门要我写稿,村民找上门来要我提建议、意见,朋友给我提供新闻线索……我忙得不亦乐乎。

2013年3月,曾经的一位同事找到我,说:“老朋友,你看,江北明珠小区居民有点烦心事,给我们百姓写条建议,向上面反映反映。”“好!”我爽快答应。于是,我根据群众的意见,详细采访、了解状元洲群工办、群工站对江北明珠居民问题的处理过程。在北塔区政协四届二次会议上,我以“编外委员”身份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相关建议,再由小组撰写提案,这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我采写的《贴近群众心坎解群众难题——一个“三角地带”的群众工作带来干群新气象》被湖南卫视认可,专程派记者进行实地采访。我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关注,也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我知道,因为国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进步,才有了我“参政议政”的收获。

新房“梦”

我家的房子在郊区,是父母齐心打拼的幸福结晶。1988年春天,多年在市内一运输公司开车的父亲拉来了水泥木材,在乡道边盖起了200余平方米的砖瓦房,墙面装饰上锃明净亮的麻石,还修了一个很气派的大门。也许父亲也想“风雅”一回,家里添置了十七寸的黑白电视机,还从上海买回了带音响的收录机。因父母的和气友善,乡里乡亲经常来串门,我家人气很旺,喜气不断。

转眼到了2011年,因为孩子在市区上小学、妻子在县里上班等缘故,我暂时狠心“抛下”父母,和妻儿在外租房过“小日子”。可房子又小又贵,夏天热死,还要看房东脸色。唉,这跟没房有什么两样啊?我一“着急”,加上妻子运气好,考了几次后终于圆了市郊教书梦,看看袋子里有了几个小钱,我们的“野心”大起来,竟动了在市区买房的念头。

我和老婆表现都很积极,一有空就往市区跑,找自己还能承受的房源。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面试”了十几家后,最后“胆大包天”交了15万首付,锁定一套正打地基的三室两厅房。虽然最后房款差不多40万,但是我并不紧张,因为手里还有几两银子,从铁哥们那借了一些,又用上了公积金贷款,新房子如期搞定。如今,在市区,住自己的房子,我和妻子不再忍受两地分居之苦,那种感觉比租房爽多了——出出进进、迎亲会客,我的地盘我作主,也不用去看他人的脸色了。而乡下,我家房子前栽种了一些树木、花草,道路两旁装上了路灯。春季来临,鲜花盛开,绿草如茵,树木葱笼,一幅蜂争粉蕊蝶分香的和谐美好画卷。我知道,我家住房的变迁,印证的是伟大祖国的日益富强和人民的乐居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