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今年起,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活动。经自治区文明办、教育厅等部门严格把关、认真筛选,从助人为乐、孝老爱亲、热心公益、自强自立、科技创新等多种不同类别的好少年群体中,向中央推荐了我市的唐肇江、贵港的梁必杨两位少年参加评选活动。

其中,来自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的唐肇江爱好钻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矢志将仫佬族传统剪纸传播到世界各地,获得广泛好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他的故事。

“传承仫佬族剪纸文化,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他立志用一把剪刀,把仫佬族特有的传统剪纸文化教给更多的人,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他就是来自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第二小学三年级的仫佬娃唐肇江。

“唐肇江很有自己的想法。他很刻苦,做事情非常执着,是一个很特别的孩子。”近日,河池市仫佬族非遗剪纸传承人罗华清这样评价他的徒弟唐肇江。

从小最爱传统文化

唐肇江,出生于2009年6月,从小,他就对动画片和漫画书“不感冒”,他所有的兴趣爱好都围绕着一个词:传统文化。

他听歌听的是葫芦丝曲,看电视看的是文化纪录片,旅游爱钻博物馆,而最让他感到放松的事情,是练书法。他看《如果国宝会说话》看得入了迷,出门游玩,像黄鹤楼、马王堆汉墓这样的历史景点,是他心仪的目的地。

唐肇江4岁多时开始学习毛笔书法,横劲竖直,勾捺撇点,水墨交错间的行云流水是他最钟爱的“文字游戏”。

此外,唐肇江报名参加了学校开设的仫佬语课程,加深了对民族语言文字的喜爱。

拜师学艺传承剪纸文化

罗城二小是一所民族示范学校,剪纸则是仫佬族一大传统特色文化。唐肇江读二年级时,通过学校开办的精品民族剪纸课程,第一次接触到了剪纸。

罗城剪纸包括“刻”“剪”两种方式。一开始,唐肇江从稍简单的“刻”学起,不断进行练习。刀锋如游龙,在普通的彩纸上曲折摇曳,刀一收,手一抖,纸片落下时,已是一幅活灵活现的作品。可要想在剪纸上摸出门道,光靠“刻”是远远不够的。在学校和老师的推荐下,唐肇江拜罗华清为师,开始接受更为系统和专业的训练。

学剪纸并不容易,剪一幅画,一个字,就是一刀过。好看与否,全在于拿刀的人。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脑子里没有对一幅画的谋篇布局,就不知道从哪落刀,从哪转折,从哪收刀。如果没有日复一日磨练,没有毅力坚持,只能前功尽弃。

罗华清说,唐肇江有这方面天赋,不仅人勤奋,学得快,还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虽然年纪尚小,他却很好地掌握了仫佬族剪纸的“阴、阳、柔、断”四大技巧。“他的想象力很丰富。”罗华清夸道。

当别的孩子都在照着黑板上罗华清所画的内容进行练习时,唐肇江却总是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老师,我把池塘里的鱼换成莲藕行不行?”“我能不能再加上两个字?”对书法和文字的长期钻研使他的剪纸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和特色,他将文字与线条融合在一起,化作作品中的独特元素。

一把剪刀“剪”出友谊桥

仅一年时间,在剪纸的构图、剪、刻三个方面,唐肇江进步神速,运用自如。他的作品《爱在心间》《仫佬娃娃迎客来》被学校收存印制上墙,成为民族文化的学习阵地之一;作品《两岸心连心》赠与了台湾省花莲县小学,促进了罗城与台湾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今年5月,他以剪刻纸作品《一带一路 和谐发展》斩获了全国第四届儿童剪纸作品展铜奖。

他的作品《竹梅连心》作为代表仫佬族民族特色的礼物,在2018年飞越彩虹仫佬族合唱团赴深圳的民族文化交流中,赠与了南方科技大学,在搭建友谊桥梁的同时,也将仫佬族文化推广至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