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啦!26日,长达40天的三伏终于落下帷幕。记者了解到,其实这已经是我国连续4年遭遇40天的三伏,而且这样的“超长版”还将再持续两年。

据了解,“三伏”的具体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与五行搭配中属金,金怕火,在数伏天气中逐日消减,因此古人以庚日来计“伏”。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夏至”不仅是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还决定着当年伏天的长度。传统推算方法规定,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总称为“三伏”。

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当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为20天。“今年夏至到立秋有5个庚日,因此今年的中伏是20天。”赵之珩说。

赵之珩指出,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20年,连续6年的三伏都长达40天。这一纪录到2021年被终止,这一年的三伏为30天。

据对1600年至2099年这500年的统计,伏期为30天的年份有182年,伏期为40天的有318年,两个中伏的年数,远远多于一个中伏的年数。

天文专家表示,伏天和整个夏季究竟有多热,是由大气环流背景,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强度和控制的时间等多种气象因素造成的,因此,40天的伏天的夏季不一定比30天的伏天的夏季要炎热。

保健专家提示说,出伏后,虽然天气逐渐凉爽,但白天有时仍然很热,特别是久晴无雨时,因此,公众还要继续注意防暑降温。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