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蜜变成果味起泡酒,鹧鸪茶遇上小青柑,红米糟和信封饼有了新包装,黎锦成了领带结和耳环项链,海南话跑到了零钱包和冰箱贴上……在8月12日举行的“南国”杯2018海南省第三届旅游商品大赛暨参选2018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丰富多样而又精美优质的旅游商品获得众多来宾点赞。评委们从511件参赛作品中评选出43件佳品,其中金奖8件,银奖15件,铜奖20件。

近年来,海南旅游商品的发展可谓迅猛。依托丰富的物产资源丰富和独特的工艺资源,一批具有创意性、精细化、产业化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不断涌现,海南旅游商品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旅游商品呈“百花齐放”新景象

“海南拥有众多优质独特的旅游资源,具有庞大的旅游商品消费市场,在发展旅游商品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发展旅游商品是推进海南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海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具有重要意义。”海南省旅游委主任孙颖表示。

以“深挖地域文化、持续发展创新”为主题的本次大赛共征集参赛作品189套系,511件,参赛作品的类别覆盖了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20分类的19大类,品类十分丰富。

评审组的专家们经过认真选评,按照品牌性、地域性、独创性,实用性,工艺性、市场性,示范性的评审标准,最终从参赛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43件。其中,天涯海角·DIY黎族风情多功能沙滩包、南国·香脆椰片、尚南堂·鹧鸪小青柑《mini版》、力神·海南记忆咖啡系列、百荟香·沉香热敷肩颈贴、常来常往·椰冻奶酪、黎品·“功夫黎蛙”香插、锦绣织贝·《黎饰品》等8件作品获得金奖。

在现场,百香果衍生成为泡腾片、果醋饮料,司空见惯的黑糖、山兰酒等土特产有了精美包装,黎锦元素注入文房四宝、沙滩包中。“相较于前两届,此次大赛旅游商品有了明显飞跃,带有创意的旅游商品越来越多,精细化程度明显提高,有的甚至做到了国礼级别,而且产业链开始有明显延伸,旅游商品有的已经符合国际潮流,比如DIY黎族风情多功能沙滩包。”中国旅游协会旅游商品与装备分会秘书长陈斌作为本次大赛的评审组组长,对本次大赛进行了点评。在他看来,海南作为国际旅游岛,又将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面对的是国际游客,因此海南旅游商品的研发既要有海南元素,也要有国际范。

陈斌指出,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创新程度明显提高,一些实用的、拥有现代功能,又具有海南地域特色作品明显增多;作品的品类、工艺质量、系列化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许多作品的制作水平显然已达到了精美的程度,同时,系列化的宽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延展。

海南旅游商品出现“百花齐放”的景象,与近年来的努力密不可分。2016年年初,海南省旅游委推动旅游商品行业组织建设,成立海南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架起政府与旅游商品和装备企业间的桥梁,连续多年举办商品大赛并积极走出去参会促销,为旅游商品业界构建起交流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此外,海南大力推动“海南礼物”旅游商品平台建设。截至目前,全省已成功开设11家实体店铺和海南礼物淘宝商城等线上商铺,入驻“海南礼物”平台的旅游商品约2000余款单品款,一批旅游扶贫商品已陆续上架销售,“海南礼物”线下实体店累计接待进店游客700万人次。

作为2017、2018连续两年支持海南省旅游商品大赛开展的冠名方,海南南国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汉惜表示,旅游商品如同海南的一张名片,它是消费者认识海南、了解海南的一个重要窗口,通过举办这样的大赛活动,可以进一步挖掘一些优秀的旅游商品研发生产企业,扩大海南旅游商品生产队伍,提高产品知名度,带动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市场消费的转化。

推动旅游商品走向产业化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旅游习惯和旅游观念的转变,旅游商品早已不局限于纪念品、工艺品、农副产品,旅游过程中的消费品都可成为旅游商品,关键是看什么样的旅游商品能让游客乐于消费。

当几十年不变包装的椰子粉装进奶茶杯、诺丽果成为天然的面膜、连感觉昂贵的沉香也成为肩颈贴……越来越多具有实用性的海南旅游商品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我们通过旅游商品大赛从创新中寻找着力点以不断地丰富旅游商品的品类,提升旅游商品的品质,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的品牌性,创造性,实用性,市场性,示范性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商品。但是,旅游商品要想得到持续有效的发展,从向资源要素纵深发展的途径来拓展产品宽度是十分必要的。”海南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会长郭凯表示。

在大赛现场,包装精美的鹧鸪小青柑《mini版》吸引众多目光。“鹧鸪茶最能代表海南的茶,2013年我们就启动了开发鹧鸪茶的项目,到如今成功研发了鹧鸪小青柑茶,从功效和口感上都有所改良。金奖尚南堂·鹧鸪小青柑《mini版》获得者尚南堂海南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吴兆佑表示,目前,公司从农民手中以7-15元每斤的价格收购鹧鸪茶青,并在万宁的工厂实现标准化生产,如今,鹧鸪小青柑不仅登上了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国宴,还进入了机场、酒店,并开展线上销售。

“从6月端午节到目前,我们已经收购了40吨的茶青,下一步,我们计划推广鹧鸪茶的人工驯化和规范种植,并将利用鹧鸪茶功效研发化妆品类,或者与其他茶叶搭配成花茶,来丰富产品。”吴兆佑表示,与市场上十多元钱一串的鹧鸪茶球相比,鹧鸪小青柑、鹧鸪抹茶休闲食品等产品将大大拉长鹧鸪茶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参与到旅游商品的产业化进程中。海南兴科热带作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则依托中国热科院香饮所兴科公司的研发实力,推出菠萝蜜起泡酒既保留了热带水果的自然清香又有发酵产生的迷人酒香,获得本届大赛银奖,如今,该公司已经接到不少菠萝蜜起泡酒的订单。“菠萝蜜起泡酒极为符合海南地域特色和旅游市场需求,富含科技研发内涵,延伸了产业链,对推动海南菠萝蜜等特色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参与大赛评审的专家表示。

郭凯介绍,为推动旅游商品走向产业化,一年来,省旅游商品与装备协会本着学习、引导、规范的原则,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到外地参会参展。同时,组织会员企业去日本,中国台湾等旅游商品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以此引导和鼓励海南旅游商品企业的深度创新行为,欣慰的是,海南旅游商品创新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全面发展和提升海南旅游商品行业的整体水平,为未来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创造条件。”郭凯说,我们在学习、引导的同时,也不断地加强规范海南旅游商品企业的竞争行为,使海南旅游商品的发展沿着一条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健康向上的创新发展之路迈进。

旅游商品的最终落脚点是市场,如何将研发成果进行快速转化?如何打造更多名优品牌?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海南丰富的旅游资源?

突破口还是创新。“以‘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旅游商品产业快速提升和壮大规模。要积极打造海南省旅游商品电商平台、创立旅游商品产业研发基地、打造旅游商品文化特色小镇,发挥其强大的带动作用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为今后海南旅游商品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他表示,希望海南旅游商品企业加大研发,不断创新,构建旅游消费诚信体系,树立“海南旅游商品品牌”,服务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战略目标。同时,全省旅游商品企业要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发挥海南和企业自身的优势,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组织广大农村居民广泛参与旅游特色商品的生产和原材料供应,带动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旅游商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也成为业界关注的话题。

郭凯坦承,海南旅游商品企业大都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受限,在资金周转和产品营销方面,小微企业都面临不小的压力,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们的资金大都集中在产品研发和生产方面,对于开拓市场确实力量不够。”吴兆佑说,旅游商品需要依靠旅游经济,产品大都进入机场、景区这些寸土寸金的地方,其分成方式必然使得企业提高产品售价,并不利于提高产品销量。

对此,陈斌感触颇深。“产业链短,产品不够丰富,仅靠一两个产品打市场难度较大。旅游商品企业更应抓住一个资源或特色深入挖掘,做成系列产品,让游客有更加丰富的选择。”他认为,尽管本次大赛的参赛产品具了有很大的进步和提升,但是和海南未来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目标仍然还有很大的距离,提升的空间还十分巨大。陈斌还建议,旅游商品企业抱团取暖,共谋市场开发,同时,还要打破旅游商品只为游客服务的思维,要本地居民、广大网民为旅游商品消费,进一步开拓市场。

刘汉惜分享了南国食品不断壮大的秘诀,“为了不断研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南国食品公司不仅组建起自己的研发团队,而且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等科研院所展开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目前南国食品已推出涵盖固体饮料、休闲食品、特色糖果、调味品等四大系列80多个品种300个规格的产品。对于众多老字号品牌来说,南国在保持匠心精神的同时,不断探索电子商务及线上线下双线发展的全新商业模式,期望通过数据化的挖掘手段和数据分析,能为消费者提供内心最渴望的产品和服务,打造超出预期的购物体验。”

“海南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积极培育旅游消费新热点,海南特色商品的打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孙颖表示,希望在政府部门、协会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海南涌现出一批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龙头企业和品牌运营企业,树立一批海南旅游商品品牌,为来岛游客提供多样、便捷的购物方式,让大家游得开心、玩得舒心、购得放心,让海南成为真正的“购物天堂”。     (赵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