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茫

现在是个快餐文化盛行,功利阅读的时代,我们应该读什么书?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让你读过的书,变成你的财富?这些问题值得每个人思考。近日,著名作家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联手出版新书《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北京联合出版社2018年8月第1版),通过他们智慧的眼光,言传身教地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用读书抚慰躁动的心灵。

四位作家从自己的私人书单里精心挑选20本,用他们半生阅读经验,解读被他们翻阅无数次的世界经典名著。他们先用一篇导读介绍作品内容、背景等必要知识,帮助我们熟悉作品,再从多个维度深度解读。解读的作品,既有对脍炙人口的《小王子》《老人与海》《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解读,又有对《朗读者》《寂静的春天》《我弥留之际》等不为常人所熟识的作品的解读。文字干净,形式简洁,由浅入深。既适合无阅读经验的读者无障碍阅读,也适合有阅读基础的人深度研读。不仅如此,在文学解读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四位作家对写作技巧的指导。

读书第一件要事还是读经典好书。真诚、深沉、优美、智慧的内容永远值得我们品读,好的文学永远拥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比如卡夫卡的《城堡》,你也许会困惑:这个城堡在什么地方?主人公来来回回地在干什么?女主人公在哪? 但在苏童眼里,《城堡》不需要写这些东西才是它的伟大之处。比如《小王子》,我们都喜欢看狐狸对小王子纯洁的爱,但作者圣埃克苏佩里写作这本书的真实意图我们往往无视。正如阿来所说:“孤独的不可摆脱和心灵的自救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我们和文学大师关注这样的现实。”

关于阅读,关于读书,四位作家有着一致的态度。麦家曾说:“人应该有幻想,有创新的才能,尤其是创新自己的生活,才能不被现实社会吞没。现实生活有时会忽视人的内心,而只有阅读才能打开内心。”苏童则认为读书是他最大的积累,没有第二种选择。马家辉曾把阅读比喻为一场妙不可言的旅行:“阅读是人与书,与作者相遇,山一程水一程,同行一般,美好不下于旅行。”阿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读书观,他说:“我阅读是随时随地,只要有条件,是每天一定要进行的事情。写作有的时候更像是本职行为,而阅读则主要是跟自我的灵魂有关。”

平时要如何好好读书呢?麦家认为读书也得像谈恋爱一样讲求“甜蜜”,当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作家或一本书与你心心相印时,这样的书就应该反复地读,因为每一次阅读你都会有一种更好的发现。而那些读不下去的书,索性选择放弃,不要硬读。“你丢了一本又一本,按照概率来说大概30本,必然会出现一本书和你心心相印的。读书像谈恋爱,不要妄自尊大,指望一见钟情,但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相信越努力越幸运,多谈几个总会有爱人到你身边的。”

马家辉对怎样好好读书给出了具体的建议:首先不一定要想好两年内读什么书。你只要先找一个大概的阅读方向,例如,决定先读经典文学类或哲学类或社会学类或历史类,便够了。然后,每天固定时间阅读,至少两小时,专心地关掉手机或计算机,一心一意地读。接着,可从你所选定的类别里挑一本经典作品,由它读起。若读不懂,便找跟它相关的分析或评论书籍来读,既是经典,必有很多相关的导读作品。若仍读不懂,便放下,改读其他书,不妨从“史”读起,例如,你选定了文学类别,先读一两本文学史,对作家和作品有个大概的宏观掌握,再去读原著。照此实行,定能受益匪浅。

作为本书写作的发起人,麦家更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那些坚持读书的人,心一定是饱满生动的,最终也会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四位作家通过《好好读书》传递出,阅读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它不仅可以带来快乐,更能够带来自我提升,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可以成为财富的观念。通过他们的领读,我们了解了哪些经典作品值得一读,以及如何读懂经典。在作家们的言传身教下,每个人都能逐渐提升阅读能力,拉开与他人的人生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