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新报讯(樊崇瑶 徐帆)近日,金盆乡首次试种的牧草产业初见成效,吹响了秋季收割的号角,村民们忙碌的身影成为田野间一抹美丽的风景线。
蓝天白云下,只见田野一片翠绿,一丛丛丈高的牧草长势良好,在清风吹拂中起伏荡漾。眼下正是秋收的季节,金盆乡种植的牧草也迎来了首次收割,村民们拿着镰刀在牧草地里往来作业,每到一处,便将牧草割下,最后统一送至附近厂房进行青贮。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将一捆捆牧草放入碎料机,稍待片刻出料口就吐出了清香的碎料,再将碎料放入青贮机自动封包成墩状,即可长期保存。
在封包现场,钟山区旅文投公司饲料加工厂技术员范祖荣说,一坨大概就是60至90公斤,喂量是根据牛的大小来喂,以牛的体重来算,牛小肯定吃得少些,牛大肯定要吃得多一些,他们在青贮饲料里加了青贮剂,不让它发酵,同时改善了它原来的口感,牛也喜欢吃,青贮饲料有一种清香的味道,青贮后能加长存储期,保存一至两年没问题。
据悉,今年4月份金盆乡在双塘、羊场村试种植了皇竹草、墨西哥玉米草、桂牧一号等品种的牧草共4800余亩,亩产量可达5吨,金盆乡以“三变”改革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牧草产业的“落地生根”,鼓励老百姓土地全域入股,并在牧草种植、牧草生长管护以及牧草的收割期吸纳大量的村民参与务工,工资标准按照工种不同每人每天可获得80元至120元的劳务费。同时,牧草产业的配套饲料加工厂也提供了长期性的就业岗位,辐射带动了群众210户共计640人增收,助力村民走向致富通道。
据金盆乡有关领导介绍,现在该乡加工牧草的设备已经到位,正在组织人力进行皇竹草的采收,采收后进行青贮,同时区旅文投公司也在抓紧在从外面买牛进来,通过买牛进来之后让今年种植的牧草和青贮的饲料能及时的给牛提供饲料,然后达到草畜配套。(来源:钟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