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新报记者 李佳凤

近年来,水城县旅游借力“三变”改革契机,创新“三变+旅游”工作模式,围绕绿色、共享、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打造农业观光旅游、农业文化旅游、农业乡村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品牌,规范特色农业观光旅游产业链,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进程,让乡村变景区,让乡村遍开致富花,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实现“农村”到“景区”的华丽蜕变

根据省“一县一业”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水城县立足农业特色,转“农业劣势”为“农业优势,以猕猴桃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按照产学研一体、产加销一体、农旅文一体的思路,采取点面结合、串点成线、连线成带的思路,成功打造了一条从猴场乡阿志河大桥沿水黄路、玉马路至勺米镇坡脚村止,全长160华里的猕猴桃产业长廊,覆盖水城县猴场、蟠龙、阿戛、米箩、勺米等5个乡镇26个行政村,受益农户1.14万户3.93万人,其中贫困户2916户9481人。工作中,水城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水城县作为“三变”发源地的优势,在米箩镇建成全国第一家农村“三变”改革展示中心,采取平台公司带动、龙头企业带动等多种方式,创新“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群众”的“三变”模式,让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和“受益者”,实现了土地入股分红金、劳动力入股分红金、技术入股分红金等多重收入,培育了集观光、采摘、游学等为一体的米箩生态农业产业园区。

立足自然资源,变“农村”为“景区”。院坝村种植玫瑰达150亩、木城村种植荷花300亩、转山村种植核桃樱桃5200亩、发堤村种植茶叶9000余亩,百车河村种植桃花2500亩,并积极推广温泉养生。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自然风光,山川河流等资源入股到旅游公司或农村合作社,开发当地旅游项目,将农村打造为景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通过“三变+乡村旅游”模式,最大限度的盘活资源,实现“农村”到“景区”的华丽蜕变。

依托景区景点,改“农舍”为“农家旅馆”。水城县不断推进“农居景观化”改造,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抓手,深入开展特色小城镇建设,在景区、景点积极引导、鼓励村集体或村民将自有房屋、闲置厂房等资产,以出租、入股、自营等方式开办农家乐、乡村旅馆、农产品加工等经营实体。通过“三变+景区景点”,整合项目、资源和资金,大力扶持乡村农家乐、乡村客栈建设,按照统一标准规范乡村农家乐管理,让景区景点的“农舍”变为“农家旅馆”,满足旅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目前,海坪彝寨利用搬迁户闲置住房面积开设的民宿已有200余个床位,7月份以来,千户彝寨内酒店及旅馆入住人数8939人次,营业收入66.4602万元,其中,火把节期间入住人数1969人次,营业收入16.0389万元。为贫困户提供切切实实的创业平台,着力确保搬迁户“真脱贫,脱真贫”。

“三变”+旅游扶贫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水城县三变”+旅游扶贫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水城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旅融合。借助“三变+农业观光旅游”,发展农旅融合,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有机农业、体验农业等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加速推进水城红心猕猴桃、茶叶、刺梨、中药材、花卉苗木等基地建设全面发展,推出了水城红心猕猴桃、水城春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深入挖掘水城旅游文化商品,引导群众开发民族服饰、手工艺品、手工编制品等旅游商品。通过“三变+农业观光旅游”,促进了一产“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创新扶贫模式,促进农户增收。坚持以旅兴农,积极推进旅游扶贫开发,引入“旅游+易地扶贫+三变”模式,将水城旅游“死”资源、聚拢闲散资金,入股到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按比例分红,形成长效收益,实现农户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农民到股东的转变,激发了内生动力,创新了扶贫模式。通过发展“三变+农业观光旅游”,截止目前,在海坪彝寨迁入的679户2782人中,已就业1103人,其中:旅游产业带动就业532人,自主创业和外出务工571人,有效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

打造“三变”特色,拓宽旅游发展。创新景区建设“大平台+小平台+合作社(协会)+农户”开发方式,将旅游业与“三变”改革融合发展,带动完善乡村旅游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发挥乡村生态、自然、文化、旅游等优势,走“三变+农业观光旅游”特色发展新路,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体验、创意农旅园区,拓展发展空间,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示范旅游村寨百车河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