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贾 磊

“只有农村‘两污’治理好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了,美丽乡村建设才会有强有力的支撑,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才会有扎实基础。”8月28日上午,在省政协召开的“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民主监督协商会上,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农村是打造“最美”的基础

为了抓好美丽乡村建设这项工作,今年,省政协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列入年度民主监督协商议题,由省政协人资环委、农工党云南省委、致公党云南省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联合开展了监督性协商议政活动。

今年7月以来,在省政协副主席何波的带领下,联合调研组在赴浙江省进行学习考察,并赴我省一些州市开展监督性实地调研后,研究形成了考察报告和调研报告。

会议认为,如果农村的“两污”治理不好,那么不仅是农村,而且连城市的人居环境都没有基础。调研报告也指出,农村“两污”治理是城乡环境整治的基础性工作,是民生问题,更是发展大事。

直陈问题 各抒己见

“虽然我省农村‘两污’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对标省委、省政府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方案的要求,对标浙江省等先进地区,在推动农村‘两污’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和短板。”调研报告归纳了农村“两污”整治存在的问题,如治理规划缺失、治理水平低、农村生活垃圾未推行分类处理、农村卫生环境脏乱差问题未根本扭转、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明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两污”治理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农村基层组织和群众作用发挥不够等。

“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群众参与度低,农村‘两污’治理推进难。”省政协常委、农工党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何云葵说。

省政协常委、致公党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刘卫红说,省级主管部门存在对农村“两污”设施监管不到位、设施运转情况底数不清等问题,无法实现预期的环境效益,妨碍了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目标的实现。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解丽平指出,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率低,存在垃圾焚烧投入大、运行成本高、填埋处理易产生二次污染等突出问题。

“当看到投入巨大的‘两污’处理设施在晒太阳的时候,我们的心情非常沉重。”参与调研活动的政协委员和专家直陈问题,各抒己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打好农村“两污”治理攻坚战

“要改变农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臭气熏天’以及‘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状况,就必须抓好农村‘两污’治理工程。”何云葵建议,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各级干部要提高认识,以最大决心、最新思维、最强措施和最实行动,把农村“两污”治理这项民生工程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刘卫红建议,加紧制定云南省农村“两污”处理相关的技术指南、规范、排放标准及设施验收办法和标准。

解丽平建议,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投建管运一体化机制。

省政协人资环委特聘专家张星梓建议,避免重复投入,最大限度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益。

致公党云南省委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任刘丽萍建议,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招投标或特许经营的方式向具备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能力的第三方购买专业服务,由其负责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

省政协委员陈异晖建议,因地制宜,推广农村旱厕多元化改造。

省政协委员杨艳建议,引导农户因地制宜利用和自行处理一部分垃圾,减少垃圾数量。

九三学社社员祖艳群建议,启动我省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标准体系建设,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省政协人资环委特聘专家卿小燕建议,全面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充分利用社会资金,为农村“两污”治理提供专业化、规模化的集中处置服务。

农工党党员邓聪建议,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监管机构下移,覆盖到乡镇一线,设立乡镇环境监管机构,并对职责作出明确要求

……围绕8个方面、41个问题,委员和专家们提出了53条建议,为我省美丽乡村建设及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