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小路曲曲弯弯细又长,一直通向迷雾的远方……”

每当我独自哼唱起这首二战时期前苏联著名歌曲的时候,就会回想起年少时上学走过的乡村道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白江区内的乡村道路,大部分都是泥土筑成的简易道路。那时还在上小学的我,每天背着书包往返于天宫堰旁的家,到新民大队小学(西林寺)学校的田埂、土坡、台地之间。春雨绵绵,一头雾水,两足黄泥,脚上的鞋子经常是看不到鼻子找不着眼;夏日暴雨,田溢沟满,走在泥泞溜滑的土埂泥路上,污泥浊水溅满衣裤,糊了眉眼,这只是家常便饭,时不时滚进田间沟里,变成落汤鸡也并不算稀罕。

1975年,上初中的我转到了在城区的大弯中学就读,本以为上学的道路会好走得多。的确,已经有一部分道路修筑较好,但从家里出发到成桥厂的那一段距离仍是几公里的机耕道或是泥巴路,下雨天,道路泥泞,坑洼不平,行人一样难走,车辆一样难行。自行车骑行10来米,就得下车用树棍剔除掉卡塞在轮胎与护泥壳间的粘稠软泥。这段路上,因下雨积水,路基软塌湿滑,时不时就有过往的拖拉机、载重汽车侧翻到稻田里、沟渠中,司机只好拿着现钱找当地乡民帮忙推车拖车。好在乡民们人多力量大,有的拿撬杠,有的套绳索,肩拉背杠,几声“唷嗬”就把爬窝的车推拉到路面上了。

1976年的冬天,天气格外寒冷。我骑自行车去上学,快到黄金大队队部时,手脚都冻麻木了。由于长期被大小拖拉机轮胎碾压啃刨,机耕道路面崎岖坑洼,一疏神,“叭叽”摔倒地上,两眼一黑,头脑空白,好半天才缓过气来,右眼角鼓起一个鸽子蛋大的青头儿包,一个月时间才慢慢消退。那时,心里真恨死了这段上学路!

若步行走小路到校上学 ,距离虽然近些,但大部分仍是乡村的田坎土埂,在夏日雨季,一样的泥糊捎带,溜滑难行。往往是裤腿高挽,赤脚踉跄到川化大桥才洗脚穿鞋到学校。

祥福人民公社(康家渡)农机站有十几辆“丰收35”拖拉机,沿大石路一线各生产大队也有东方红拖拉机,早晨出发,傍晚回站,往来都要经过我们上、放学的路段。于是,许多胆大的同学,一听到拖拉机的“突突”声就抄近道撵上去,或双手吊挂在后车厢板门上,或直接翻到货厢里躲起来,当车到学校附近便趁拖拉减速时,再从后车箱板松手跳下来。遇上好心的司机师傅,看到有学生爬车,会故意减速,还扭过头笑骂一句“背时娃儿抓紧啰” 。到了学校附近再减慢车速好让你下车。然而遇到厉害的司机,就会加速让你根本撵不上。

攀爬行驶中的拖拉机上学终究是非常危险的,全身裹满灰土,沾上泥水都是小事,崎岖的机耕道路面颠簸得厉害,一不小心掉下来很可能就摔得鼻青脸肿。我有一个同班同学,一天放学时最先爬上拖拉机,他单手吊在后车厢板上,另一只手向后挥绕,招呼跟着追赶的同学:快点!快点!谁知车轮碾着路面上一个大坑,猛的一颠,“哎哟”一声,他从车上掉了下来,造成手前臂骨折,到医院上夹板,打石膏,医治了两个多月才好,从此得了个外号叫“王连举”。那个时候,我们多么希望有一条平坦安全又快捷的上学路啊!

1978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确定了“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政方针。至此,中国城乡建设走上一条日新月异、突飞猛进、高速发展的康庄大道。1990年初到2000年新世纪,从我家乡到大弯中学校的路,由机耕道变成了现代的沥青公路,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社社(组)通水泥路的目标,无论晴天雨天,车辆行人都出行无阻。而今家乡己沧海桑田,成了青白江工业集中区的一部分。纵横交错的园区双向四车道呈井字布局,现代化的工厂车间就建造在井字中间,路灯、消防、绿化市政全面配套,风雨畅行,高效快捷,与我40年前上学走过的乡村道路真是天壤之别啊!

文/李益谦 图/本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