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评论员

《成都国际铁路港获评四川十大产业文化地标》《清白文化馆获评四川十大孝廉文化地标》,9月5日《新青白江》一版刊发的两条新闻,让人眼前一亮,引发诸多热议;阅读新闻并思考,其背后的问题,又给人以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坚定文化自信。“不评不知道,一评吓一跳。我区在天府十大文化地标系列奖项评选活动中胜出,居然获评两个文化地标,看来青白江还真有文化呢!”一位读者由衷感叹。的确,“湔水西头望大江,江流清白透船窗”,我区尽管建区时间较晚,但区境内历史文化遗存众多、资源丰富,建区后作为四川的重要工业基地,在产业发展的进程中又培育建设了异彩纷呈的工业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我们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坚定不移地按照区委的部署要求,着力在“传承历史文化,留住根与魂”上下大功夫,坚持不懈地推进“魅力文化青白江”建设。

用好文化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点、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要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可以说,建设清白文化馆、组织创编演出大型历史话剧《大宋御史·赵拤》,就是我区运用历史文化资源、服务现实改革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的一次有益尝试。有关专家指出:在国际交流中,经济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依托、互为表里的。没有文化内涵的经济是畸形的,没有经济支撑的文化是海市蜃楼。我区可以挖掘提炼的历史文化资源、可以改造利用的工业文化遗产绝非孤例、所在多有、值得珍视;在全面建设“内陆亚欧门户、国际化青白江”的征程中,我们要“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和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使之成为“引发地方认同感的标识和承载共同记忆的载体”“成为促进产业再发展的新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