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凌剑伊 实习生 马敬楠)昨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开展器官移植手术破百“感恩·跨越”纪念活动。现场,来自器官科的医护人员和术前术后的病患者家属齐聚一堂,共同纪念“器官移植——生命的延续”。
尿毒症,也就是慢性肾衰竭,目前除了肾移植,并无有效的治愈方法。2017年12月,事业生活两得意的广东湛江人何庭滨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他跌落谷底。“医生,我老公还能活多久?”这是何庭滨的妻子得知何庭滨患上尿毒症时向医生询问的第一句话,因为她见过很多尿毒症患者由于没有合适的肾源只能躺在病床上无奈等待。
一年多后,何庭滨等到了配型一致的“肾源”。在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诊疗和检查之后,今年1月份他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并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术后,他的肌酐指数从之前的上万回落到170左右,术后各项反应情况良好,目前正在康复治疗中。“因为别人的捐献,我才有了更好的生活水准,延续了生命。我不知道捐献的人是谁,感恩之情无以言表,只能好好照顾好自己,好好保护‘它’,以此延续这份恩情。”何庭滨无限感慨。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罗杰峰介绍,该院器官移植科成立于2018年9月,由国内外知名器官移植专家、广西医科大二附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孙煦勇教授带领的国内领先高水平器官移植学科团队整体引进组建完成。“没有捐献就没有移植”,为进一步提高广西器官捐献理念的认知度,推动公民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该院于2019年11月23日启动广西首个“施予受”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平台,目前平台上登记人数为182人。从开科至今,共实施了42个器官捐献案例,产生30个肝脏、82个肾脏、3个胰腺、11个肺脏、24枚眼角膜。
孙煦勇介绍,器官移植科从2019年10月获得资质,4个多月里开展了一系列联合移植重大手术,器官移植总数超过100例,治愈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