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正式公布首位绕月旅行的私人乘客身份:日本亿万富翁前泽友作将成为第一个私人绕月旅行的乘客。前泽友作表示,能成为世界首位私人乘客进行绕月飞行意义重大,他可能会携带他此前收藏的画作一同进行绕月飞行,其中就包括毕加索等名人的画作。
一项花钱又危险的事
正式公布首位绕月旅行的私人乘客身份,让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迎来了商业化曙光。此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面对的是企业用户。这将成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重要财源。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曾表示,只要每年发起1~2次登月旅行这项任务就将贡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总收入的10%~20%。
不仅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维珍银河抢食太空旅游,不过短期内,环月旅行并不是太空旅游主流方式,眼下更多公司正在布局的是亚轨道旅行。
马斯克表示,太空游是一项又花钱又危险的事情。航天始终是高风险行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跨时代方案也不例外。前泽友作表示,月球之行很危险,目前还没有进行任何的训练,不过未来将会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协商进行针对性的一系列规范训练。
据《纽约时报》报道,这次昂贵的私人环月旅行将花费数千万美元。但发布会上,马斯克和前泽友作均未透露价格。
这实际上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第二次宣布它将把游客带到月球上并返回。2017年2月,马斯克就曾透露已经有两个人为月球巡航定下了押金,这两个人将乘坐猎鹰重型火箭登空。马斯克透露,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绕月飞行预计未来要投入50亿美元。
商业载人航天要求高
由于商业载人航天的技术门槛要求极高,截至目前尚未有民营火箭公司真正能提供太空旅游服务,因此,环月旅行将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乃至全球民营火箭企业进军商业载人航天的第一枪。
除了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等亦将目光投向太空旅游市场,这些民营火箭公司的加入将降低太空旅游的成本。
2015年4月29日,有维珍银河航天公司推出的太空飞行器“太空船二号”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完成首次动力飞行,向实现太空商业旅游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并且维珍银河航天公司还启动了天空旅游服务的预订,每位价格定为20万美元,目前已有知名演员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汤姆·汉克斯和著名歌星贾斯汀·比伯等500多位名人预订了“船票”。
不过短期内,环月旅行并不是太空旅游主流方式,眼下更多公司正在布局的是亚轨道旅行。所谓的亚轨道旅行,即是将乘客送到距离地面100公里的太空,乘客能够在短时间内体验微重力环境,观赏到只有少数人能够看到的地球景象。
此外,太空酒店也是另一个重点发展方向,美国休斯顿太空旅游公司Axiom Space就计划在2020年推出国际空间站旅行业务,该公司计划将让太空游客在国际空间站(ISS)停留7~10天,人均费用为5500万美元,这项服务预计在2022年推出。
人物
前泽友作:
包下飞往月球的私人“船票”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于2023年发射大型猎鹰火箭来实现绕月飞行之旅。大型猎鹰火箭之旅能搭载8人左右,日本的前泽友作包下旅程所有座位,并计划邀请一些艺术家朋友和他一起开启绕月飞行之旅。
上九天揽月,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除了宇航员,普通人要想去月球必须能支付得起昂贵的旅费。世界上比前泽友作有钱的富豪很多,为何是他包下首班飞往月球的私人“船票”?除了有钱,前泽友作身上,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标签”?
1 不走寻常路
前泽友作1975年11月出生于日本千叶县,2004年创办了日本著名服饰电商网站“走走城”,“走走城”的运营公司START TODAY的市值已达1万亿日元(100日元约合0.89美元)。
据美国《福布斯》杂志估算,截至2017年3月前泽友作的个人总资产达到3330亿日元,位居世界富豪榜第630位,日本富豪榜第14位。很显然,前泽友作是一个年轻的超级富豪,不过跟世界上顶尖的富豪相比,他的财富并不耀眼。
有关前泽友作的公开资料显示,他毕业于早稻田实业学校,属于日本私立名校早稻田大学的附属小学、初中和高中。这所学校的毕业生有很大比例进入早稻田大学,最终跻身日本精英阶层。
然而前泽友作不走寻常路,他并没有报考任何大学,而是在高中时就迷恋上音乐,组建了乐队并担任乐队鼓手,学业几乎荒废。高中毕业后,他前往美国进行了半年左右的音乐游学活动。后来他的事业也是从音乐起步,20岁起他就创业销售西方音乐CD等,这也是他事业的“第一桶金”。
2 媒体关注点
没有走精英路线而跻身日本富豪榜的前泽友作,在沉稳递进的日本社会可谓独树一帜,个性十足。
除了年纪轻轻创业成功,前泽友作还是一个出手阔绰的艺术收藏家。2012年他成立了现代艺术振兴财团并担任会长,目的是通过举办现代艺术展等普及振兴现代艺术,并支持年轻的艺术家和音乐家。
据日本媒体报道,前泽友作的豪宅和办公室到处都装饰着名家作品。在国际艺术拍卖市场上,他也屡有大手笔。2016年5月纽约的一次拍卖会上,他以约570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美国艺术家巴斯奎特的一幅作品。2017年5月,他又以约1.1亿美元的价格拍下巴斯奎特另一幅作品。
他虽然声称是不婚主义者,但和26岁的日本当红女星刚力彩芽的交往也成为日本媒体的关注点。高调、炫富是这位日本年轻富豪的又一个性标签。同时,前泽友作也不吝慈善,2016年熊本地震时,他分别向受灾的熊本县和大分县捐献了1000万日元。
3 上九天揽月
想上九天揽月,花费是巨大的。虽然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和前泽友作都没有透露“船票”的价格,但是据日本媒体推测,前泽友作将为此支付数百亿至上千亿日元,接近他身家的三分之一!应邀和前泽友作一起飞赴月球的艺术家们,一定会对这位慷慨解囊的“金主”赞不绝口。
虽然有人称前泽友作宣布要去月球是“企业宣传”,但是不得不说这个“宣传”足够大胆、刺激。前泽友作曾经在个人社交网站上说:“钱越花越多,使劲花钱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东西,体验到很多事情和遇到很多人,成为自我成长的食粮。于是就会挣到更多的钱,再花更多的钱,进一步成长。”
除了富有、果敢、特立独行、富于冒险精神,前泽友作之所以能够包下第一班飞往月球的“船票”,更重要的当然是有一颗对月球的向往之心。“我终于能去月球啦!”前泽友作在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举办的“大猎鹰火箭”发布会上兴奋地说。他说:“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非常喜欢月亮。只是抬头看着月亮就能充满想象力。我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深度
太空游
普通人的“飞天梦”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由于科研技术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航天事业的发展一般少有涉及商业和民用。而经过多年的发展,航天事业发展不但取得突破,也逐渐向商用和民用领域转移,而这其中,太空旅游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太空旅游目前极其昂贵
苏联解体后,由于太空船的操作成本极高,俄罗斯为筹措经费,开放了民间金钱赞助,报酬即为可让赞助者搭乘太空船进入太空,因此大多数太空游客为支付大笔费用的亿万富翁。每位游客必须经过严格的体检、训练,才能有幸成为太空游客。太空旅程大约10天,首张“门票”价格以俄罗斯卢布计算,约合2000万美元,之后涨价至3000万美元。
2001年4月28日,61岁的美国人丹尼斯蒂托乘坐俄罗斯“联盟TM-32号”宇宙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成为世界第一位太空旅游者,开启了人们对太空旅游的认知,也给予了较多的人去太空旅游的美好愿望。
截至目前,俄罗斯已经将7名私人游客送上了国际空间站,但是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天价。这也使得太空旅游成为只有超级富豪才能实现的旅行愿望。
中国太空旅游前景广阔
据业内报告显示,中国太空旅游行业目前仍处于萌芽阶段,国内市场需求也还没有成长起来。目前国内的太空旅游相关行业仍是以基础的博物馆展览、模拟仓体验、借助VR等新技术提供娱乐项目等。但是,中国航天事业近些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为太空旅游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展开空间站研究建设工作,这将为太空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加充足的硬件支持。
目前,我国火箭研究院已经开始着手太空旅游市场化运作,这将真正开启中国太空旅游行业的发展。未来,随着中国航天实力的不断提升,太空旅游的成本会不断降低,同时也可根据不同的消费水平向旅行者提供抛物线飞行、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亚轨道飞行、轨道飞行等不同价位、不同体验的太空旅游。中国一旦实现太空旅游的市场化,其客户将是面对全球,全球太空爱好者群体在不断扩大,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链接
太空旅游 七人成行
No.1 来自美国加州的商人丹尼斯·蒂托,乘坐俄“联盟TM-32号”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时年60岁。持续时间9日(2001年4月28日—5月6日)
No.2 南非商人马克·沙特尔沃思,乘坐俄“联盟TM-34号”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时年29岁。沙特尔沃思曾是Debian的早期开发者,Ubuntu的创始人。持续时间11日(2004年4月25日— 5月5日)
No.3 美国商人格雷戈里·奥尔森。持续时间11日(2005年10月1日—11日)
No.4 伊朗裔美国企业家阿努什·安萨里,女,搭载俄罗斯“联盟TMA-9”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时年40岁。安萨里也是第一位太空女游客。持续时间12日(2006年9月18日—29日)
No.5 美国软件工程师查尔斯·西蒙尼,乘坐俄“联盟TMA-10”载人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时年58岁。西蒙尼曾任职于微软公司,被称为“Word之父”。持续时间15日(2007年4月7日—21日)
No.6 美国电子游戏大亨理查·盖瑞特,2008年10月12日,花费3000万美元,乘坐俄罗斯“联合号”TMA-13型火箭,飞往国际太空站,时年47岁。持续时间12日(2008年10月12日—23日)
No.7 加拿大人盖·拉利伯特,太阳马戏团的创始人与首席执行官,乘坐俄罗斯“联盟TMA-16”飞往国际太空站,时年50岁。持续时间15日(2009年9月30日—10月11日)
相关
体验太空行还有三种方式
除了上述土豪们的“真·太空旅行”——轨道飞行,还有三种“准太空旅行”。
体验抛物线飞行
抛物线飞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太空旅游,它只能让游客体验约半分钟的太空失重感觉,宇航员在训练时为了体验失重通常也是采用这种方法。游客如果乘坐俄罗斯宇航员训练用的“伊尔-76”等飞机作抛物线飞行,费用约为5000美元。
体验高空飞行
接近太空的高空飞行也非货真价实的太空旅游,但它能让游客体验身处极高空才有的感觉。当游客飞到距地面18公里的高空时,便可看到脚下地球的地形曲线和头顶黑暗的天空,体会到一种无边无际的空旷感。计划用来实施这种旅游的飞机有俄罗斯的“米格-25”和“米格-31”高性能战斗机。这些飞机能飞到24公里以上的高度,乘坐它们旅游的每张票价约为1万美元。
体验亚轨道飞行
亚轨道飞行能产生几分钟的失重,美国私营载人飞船“宇宙飞船一号”和俄罗斯计划研制的“C-XXI”旅游飞船就是从事这种飞行的典型,它们在火箭发动机熄火和再入大气层期间能产生几分钟的失重。这种飞行的价格约为每人每次10万美元。
本版文字综合新华社、中新、中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