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位斩获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的文学大家麦家、苏童、阿来、马家辉,带来20本私藏书单,用他们半生阅读经验,为读者解读被他们翻阅无数次的世界经典名著。近日,《好好读书:名家给年轻人的读书课》推出。四位老作者用半生阅读智慧、创作技巧,言传身教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拉开读者与他人的人生差距。最近发起人麦家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我们知道您以小说家、编剧著称,像大家熟知的《解密》《暗算》《风声》这些作品掀起了中国谍战小说的热潮,《好好读书》与您以往的作品类型非常不一样,您是怎么想到做一本关于阅读的书呢?

麦家:我看了大量的书,我觉得自己这辈子就是书堆起来的,高度、厚度、用途、前途都是书给的。人的一生就是交出去,我交给了书,书交给了一个我乐见的自己,围着文学转:阅读,写作,交相辉映。围着文学转就是围着人生转,文学不是专业,文学就是人生,需要救赎,需要完善。文学拯救了我,也完善了我,这一点我有深切体会。我不认为这是我的特权,它应该也属于所有人。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表达自己,也希望他们能通过文学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美好。

记者:据说《好好读书》是您发起、联手苏童、阿来、马家辉三位老师合著的,您当时策划这样的作者组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麦家:首先,我邀请的三位好友,有两位拿到过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没有拿茅奖的马家辉,是因为人在香港,如果在内地,他的第一部小说《龙头凤尾》应该也可以把茅奖收入囊中,它迄今已经摘取台北书展大奖等12个文学奖。作为资深作家,其实我们首先是资深读者,我们在阅读中沉累了大量经验,希望能分享给大家,尤其是年轻人。

客观地说,现在阅读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但大部分人的阅读我觉得是一种浅阅读,浏览性的、碎片化的阅读。这次我和几位老友联合打造这本书,既是对自己过去文学创作的某些总结,也是为了和年轻人分享我们对文学经典之作阅读的经验和对人生的思考。我们不能一味满足于浅,也不要害怕深,浅了就薄了,有点深度其实是一种硬度,一种钢性,年轻人总归是需要的。

其次,阅读总的说是一种娱乐、一种放松状态,但有时阅读需要一把钥匙,尤其是经典名作。这本书其实是给大家磨的一把步入经典、享受经典的钥匙。我们不想把《好好读书》作为一种刻板的教科书,它是要有趣味性在里面的,要让大家知道,大部头的经典名著读起来也并不是那么费力,而且,对于读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体会是非常重要的。

有一段时间,我的时间都消耗在拜读浩繁的经典名著上,就像一个胸怀天下的武林新手,浪迹天涯,只为结识各路英雄好汉。想着还有那么多山头没有拜过,我不敢轻易出手——不用说,我是胆小的。换句话说,我因为胆小而有幸认识了不少英雄——仿佛我认识他们就是为了壮胆。现在我想拿它们来壮年轻人的胆,给他们我的体温,然后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体温。我们年轻过,我们知道年轻人需要什么,需要照耀和温暖,需要陪伴和激励,我和几位老友这次做的就是这事:陪伴和激励,和年轻人互相陪伴和激励。

记者:《好好读书》解读了20部经典名作,解读得十分精彩。但在当下的快餐文化里,大众更习惯用手机、电脑进行碎片化阅读,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选择书单、如何更好地阅读这些经典名作呢?

麦家:比方说一天以三个小时的阅读时间来说,我觉得你可以拿一个小时浏览性阅读,掌握资讯,甚至猎奇、追求刺激,都没问题。但不能止于此,止于此你就成了消费品,最后可能滴水不剩。你消费的同时必须要有吸收,做容器,有容乃大。这时就需要你去有一个小时的深阅读,把自己拓展延伸开来的阅读。这种阅读最保险的就是去读经典名作,它们是被时代和时间大浪淘沙一样淘出来的,经典肯定有它的道理,实至名归。然后还有一个小时应该去重读,回头去读被你挑选出来的一些作品,边阅读边琢磨,这样内心就会有沉淀。否则,你老是浮光掠影地阅读,不思考,不沉淀,慢慢的你内心就空洞了,人就轻了,容易被风吹倒。经典是种在时间里的大树,大树底下才好乘凉,墙头草只会迎风吃雨,最后被大风刮走。

记者:可以谈一谈您关于读书的看法吗?您认为“好好读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麦家:好好读书,其实很简单,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条件,只要你静下心来,沉浸到书里,但阅读还是有一定的方法的。

人的一生只要精读50本书,就能安身立命。精读50本书,意味着你至少要读500本书,精读的书是百里挑一挑出来的。其实读书有两个过程:一个是初读,就是淘汰书;还有一个过程就是精读,当你好不容易发现一个作家或一本书是和你心心相印时,这样的书就应该反复地读,因为每一次阅读你都会有一种更好的发现。

一本书,如果你读了以后读不下去,就丢掉它,不要硬读。读书是个娱乐的过程,千万不要把它当做义务、学习任务,一本书它能够让你内心放松下来,能够让你心里甜蜜起来,你就读下去,没有这种感受不妨把它丢掉。(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