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南宁市以总分第一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由此拉开南宁探索城市从“工程治水”向“系统治水”新一轮蝶变的序幕。据统计,南宁市试点区共安排322项“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工程。目前,南宁市内海绵型生态水系、海绵型绿地、海绵型道路和广场、海绵型小区等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应用了环保节能新工艺,提供了一大批优质生态产品,更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1

现场:“海绵道路”美观又环保

昨日上午,家住锦春路的市民陈女士外出买菜。她告诉记者,埌西片区人行道海绵化改造后,不仅“颜值”提升了,步行空间和舒适度也得到提升。“我现在怀孕了,走在这些彩色的路面上感觉非常平坦舒适。”

其实,埌西片区已经有24条五颜六色的“海绵”道路。此前,这24条道路的人行道铺装材料各种各样,使用多年后路面松动破损、下沉还有积水,严重影响行人正常出行及城市形象。

去年10月,南宁市启动人行道海绵化改造工程,今年3月份竣工验收。这一项目位于“海绵城市”示范区内,道路里程共计10300.48米。项目设计选用红色为主,灰色、橙色为辅的色彩搭配形式,与市区人行道整体色调统一。完工后,极大改善了周边市民出行条件以及片区内城市形象。

这些靓丽的彩色透水路面确实美观,但有部分市民担心:这些地砖所用材料和工艺有没有达到相关标准?对此,南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设计所总工程师廖志宇表示,该项目所用材料均要求在环保、无毒、无污染、附着力、耐候性、透水性等方面检测合格后再投入施工使用。“从目前使用过程来看,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脱块、脱粒现象,也没有出现二次污染,请市民放心。”广西南宁宏翔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项目总监陈胜贵也表示,在该项目施工中,每道工序必须经参建各方联合验收合格后才进行下一道工程的施工作业。

2

原理:“彩色道路”坚硬又吸水

“彩色透水混凝土作为住建部推广的先进试用技术和材料,较其他人行道铺装材料,具有透水性能强、平整度高、材料强度大、稳定性好、维护管养技术简单、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廖志宇介绍,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广落实,人行道透水铺装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在南宁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得以体现,其优点是可以减少地表径流,缓解热岛效应,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这些道路又是如何发挥“海绵”吸收作用的呢?廖志宇进一步解释道,彩色透水混凝土构造做法自下而上为:土基碾压夯实、碎石垫层、原色透水水泥混凝土、彩色透水水泥混凝土(彩色胶结料),面层涂布一道混凝土保护剂(封闭剂)。其中,混凝土保护剂主要成分有机硅改性树脂、助剂和水,有助于维持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色彩等作用。通过这些技术和工艺,彩色透水混凝土既能达到混凝土的作用,又能让雨水快速渗透进入地表。

3

感受:海绵化改造提升居住品质

南宁“海绵城市”建设不仅让城市道路有像海绵一样的调蓄雨水功能,也为市民提供了生态宜居的休闲娱乐空间。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宁市公安局厢竹生活区小花园,各种花朵娇艳的植物为小区增添不少活力,引得鸟儿、蝴蝶翩翩飞舞。蓝色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和红黄两色的透水砖美观又醒目,不少老人和小朋友在这里晒太阳、玩游戏,其乐融融。

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小区居民谭敏深有体会。23日中午,南宁城区突降大雨,持续了近两个小时。但大雨过后,大家却没怎么感觉受到降雨的影响。“雨停了没多久地面就干了,对我们出行、到楼下小花园散步没什么影响。”谭敏说,小区进行海绵化改造前,道路坑坑洼洼,一下大雨就容易积水。

记者了解到,市公安局厢竹生活区的海绵提升综合改造项目于去年10月15日正式开工,今年5月15日完成竣工验收。其主要海绵措施为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下沉式绿地、绿化提升综合改造及其他等措施。如今,雨水可以透过沥青进入混凝土路面,再经路边软管进入花池实现再利用。通过各项海绵化改造后,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91.5%,年径流污染削减率37.52%,满足规划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