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风调雨顺好兆头!”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南宁市邕宁区中和镇中和社区孙头坡锣鼓喧天,壮族抢花炮活动精彩上演。这一延续数百年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周边城区、乡镇的数万名居民、游客欢聚一堂,感受壮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见证乡村振兴中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12时,去年抢花炮胜者“炮头”刘文育队伍行至村中古庙,怀抱“福牌”带领舞龙队、醒狮队、南阳大鼓队、八音队等巡游队伍,沿村道缓缓而行。巡游队伍所经之处,锣鼓喧天,观众夹道欢呼。
16时,开阔田垌化身竞技场,彩旗飘飘,观众早已围满田埂周边。中和镇及周边镇村的8支队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随着花炮一飞冲天,刹那间身着统一颜色队服的参赛者如离弦之箭冲向花炮的落点,展开激烈角逐。现场观众也十分“卖力”,加油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参赛者通过腾挪闪转、传拦扑抢等战术配合,展现了力量、智慧与团队精神的完美融合。
历经几番比拼,参赛者成功将花炮送入指定区域,新一年的“炮头”就此诞生。新晋“炮头”由中和镇中和社区孙头坡孙登辉摘得,他激动地说:“抢到花炮寓意着赢得新一年的福运与吉祥,今年我们镇必定能五谷丰登、平安顺利!”
本届抢花炮活动在保留传统仪式的基础上,创新融入比赛竞技的元素。为了能够让外地游客更好地了解壮族抢花炮这一非遗代表性项目,抢花炮筹委会制定了抢花炮的新规则,要求各参赛队伍穿着统一色彩队服,方便辨识,赛出风格,赛出精气神。村民孙大姐表示:“看了那么多年的抢花炮,今年的抢花炮与往年大不一样,显得更加规范化,也更有观赏性了。”
随着夕阳西下,民俗展演再掀高潮:采茶戏曲悠扬婉转,“村BA”邀请赛扣人心弦。游客韦女士赞不绝口:“抢花炮的激情、戏曲的韵味,让我们感受到壮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真是不虚此行。”
这场兼具竞技性、观赏性与文化性的民俗盛会,为村民和游客带来欢乐,还成为展示邕宁区文化软实力、促进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邕宁区将持续探索非遗之美,走好文化振兴路,书写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旅融合新篇章。
本报记者余秋兰
通讯员王涛 黄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