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以下简称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也是丹棱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丹棱县紧扣上级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指示精神,着眼“四篇文章”(做好高效利用、高效动能、高效服务、高效治理),全面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和改进基层治理相结合,切实将改革成果转化为发展红利和治理实效。
□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琴 文/图
强基础
优化机构编制配置 激发乡镇发展新动力
两项改革是一篇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调整优化、形成物理变化,“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
两年多来,丹棱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两项改革的工作要求,圆满完成“前半篇”文章,实现了物理变化:乡镇调减了29%,村减少了49%,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下降6.5岁,大专以上学历占比提高34%,让发展动能更“足”、服务能力更“强”、干部队伍更“优”。
如何催生“后半篇”文章的“化学反应”,让两项改革成果在丹棱开花结果?丹棱县不断探索,从基础的乡镇机构编制入手,强化基层服务保障、人员力量配备、乡镇职能职责和乡镇执法力量,稳妥推进乡镇扩权赋能,逐步健全完善运行机制,全力激活乡镇发展的新动力。
在丹棱县,各乡镇因地制宜,以自主优化机构、配置编制来激发内生动力。具体来说,各乡镇统一设置党政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等6个党政综合办事机构,因地制宜设置城乡建设和自然资源办公室、乡村振兴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等综合办事机构。同时,各乡镇统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项目推进服务中心等4个事业机构,采取挂牌方式设置退役军人服务站、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农民工服务中心等事业机构。
优化编制后,还要寻得“最优解”。丹棱县创新在5个乡镇统一设置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整合力量和资源,强化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力量,并依法赋予乡镇执法权限,积极推进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领域执法力量下沉,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权责一致原则,探索将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执法权限依法赋予乡镇政府,进一步强化乡镇统筹全局能力,实现“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的局面。
随着行政区域调整,镇域面积扩大,如何让乡镇政府更好发挥职能?以齐乐镇为例,行政区域调整后,该镇面积大约为全县三分之一,人口占比大约为二分之一,属于中心镇。对中心镇,该县实现“县镇整合、网格管理、综合使用”的方式,在人员编制、干部配备、行权下放、重大项目等方面予以倾斜,赋予更多权限,提高发展能级。对其他乡镇,该县则实行“条线整合、片区管理、打捆使用”,解决县级执法低效、乡镇无权执法等困境。借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形成全县“一盘棋”联动发展的局面,激活乡村发展的新动力。
兴产业
盘活镇村闲置资源 做强集体经济振乡村
镇村建制调整后,被合并镇村公有资产如何盘活用好?丹棱县充分整合被调整镇村闲置资源,通过提升便民服务、改建公益设施、壮大集体经济等多样化途径,分类盘活闲置公有资产,杜绝资产流失。
据了解,由于村级建制调整和历史进程等原因,丹棱县各村集体存在种类、数量不一的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办公用房、校舍、厂房等房产或其他固定资产。
针对此部分闲置资源,该县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因地制宜做好存量资产的开发利用、租赁经营等工作,充分释放各种潜能,实现物尽其用。据统计,2020年通过盘活利用集体资产,该县实现村集体收入80万元,较2019年增长30%。如仁美镇里仁社区,对闲置的旧村委会和已废弃的小学校舍进行整体打包租赁,实现集体年增收5.6万元。而仁美镇桂香村、雄义村吸引群众以承包土地入股,以村集体受让为主体,开展土地流转、统一经营,成功引进竹笋加工企业、养猪场等,每年可为村集体创收13.8万元。
盘活镇村闲置资源,对发展产业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丹棱县以产业布局为指向,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规划引导、分批推进、先急后缓”的方式,因地制宜先期开展15个“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规划,同步推进9个片区规划,打破行政化限制,实现村级连片发展。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丹棱县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实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机制,全覆盖成立集体经济组织556个,量化集体资产股份金额4708.56万元。
丹棱县张场镇万年村是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成功的代表。原万年村与原黄金峡村5组合并为新万年村后,全村耕地面积1400亩,林地面积8336亩,主导产业为茶叶、脆红李等。2020年,该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26.8万元,成为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佼佼者”。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任刚介绍,下一步,该村将以“道德超市”为依托,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转化美丽生态,推进农旅融合,成立农文旅发展公司,点状布局民宿,规划茶叶采摘体验基地,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带领村民同奔富路。
善治理
“五治融合”促发展 绘制基层治理“同心圆”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这个时代课题中,基层治理成为关键点。丹棱县坚持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法治保障、德治教化、智治支撑“五治融合”,全力解好治理难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丹棱县充分发挥县委“指挥部”、乡镇党委“作战部”、村(社区)党组织“战斗队”作用,构建区域治理共同体。同时,全覆盖成立村级自治理事会,定期开展党群集中活动日活动,全域推广“一元钱”垃圾治理模式,增强群众自治主动性;全域推进“一村一法律顾问一警务助理”,落实“一周一联系,一月一下村”,让法律服务、纠纷调解进村入户下地头;全域推广“道德超市”,以“德”换“得”,用小积分激活大动能,引领文明乡风;全域推进“智慧乡村·平安丹棱”建设,开发平安乡村“110”APP,建设慧眼工程点位1.6万余个,以科技赋能推动基层治理。
为织细织密基层治理网络,丹棱县还健全完善村(社区)党组织全面领导的工作机制,100%实现书记、主任“一肩挑”,村民小组100%建立党组织,建立6个城市社区区域党委,在221个城市小区全覆盖组建45个小区党支部,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绘制基层治理“同心圆”。
进入新时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城市小区成为城市基层治理的着力点。丹棱县围绕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分期分类建设集“党建+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扎实推进85个老旧小区改造,建立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多元服务联合保障的“1+3+N”老旧小区治理体系。
“小区改造后,环境好多了,日子越来越甜。”6月16日,在丹棱县老二中小区,住户马师傅和邻居闲聊。说到小区改造后的变化,马师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老旧小区升级改造是丹棱县重点民生工程。近年来,该县抢抓国家大力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的机遇,统筹规划,加快实施城区老旧小区提质改造项目,全力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去年,该县首批85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涉及2487户约7440人。
老旧小区改造的背后,离不开基层治理力量的持续输入。该县以小区党支部为统揽,以老旧小区改造为载体,协同推进小区邻里中心、文化活动中心等功能性阵地建设。同步发挥小区党员、老年居民、驻区单位作用,推动92个驻区单位围绕党员连心、幼苗呵护、邻里和谐、健康文体、环境靓化、文明传承“六大服务”,到小区开展“每周集中服务日”活动,打造小区“共同体”,全力做实老旧小区改造“后半篇”文章。
惠民生
着眼“四化”优化服务 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强公共服务能力,让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是丹棱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目标所在。该县着眼“四化”服务(亲民化标准服务、集约化教育服务、多元化养老服务、就近化医疗服务),全力惠及民生,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6月18日,在仁美镇便民服务中心,前来办事的群众络绎不绝。该便民服务中心是去年丹棱县对标成都都市圈品质定位,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聚焦三级便民服务“小切口”,推进“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的有力实践。
这里,办事大厅宽敞整洁,4个办事窗口一字排开,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群众的问题。据悉,该县坚持“能够现场办理的当场即办、不能现场办理的全程代办”,采取“1支队伍、1个机制、3种模式、50个村(社区)全覆盖”的“11350”代办服务机制,将“就近办理”触角延伸至每村每户,让政务服务改革举措既深又实。
按照“提升硬件、完善软件、突出特色”原则,丹棱县全覆盖完成5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个分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50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亲民化改造,清除奇葩证明34项。
安全饮水事关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丹棱县属于水资源贫乏地。为解决县域内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该县启动了全域饮水安全项目。待今年6月底通水后,将实现全县农村群众同饮青衣江水的愿望,实现从“有水喝”到“水好喝”的转变,切实提高群众的幸福感。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教育方面,丹棱县全力推广学前教育优质园托管附属园“1+N”模式,探索小学撤校布点模式,全面推进初高中进城,加快共建教育共同体、教联体联盟,提高办学质量。在养老服务方面,积极完善农村“1个服务中心+N个分中心+N个服务点”养老服务镇村组三级体系,创新开展“时间银行”居家养老,推进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集中供养,逐步实现养老服务全覆盖。在就近化医疗服务方面,深入推进县域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实施乡村医生培养计划,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并组建50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群众不仅在家中就能享受免费、持续、有效的个性化健康服务,还能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
改革争在朝夕,落实难在方寸。下一步,丹棱县将紧紧围绕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质量、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治理效能四大任务,以省级乡村振兴先进县“回头看”为契机,以积极争创“四个国际级示范”为统揽,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全力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为建设“成都都市圈美丽经济示范区·大雅幸福新家园”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