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田东讯 近年来,田东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脱贫攻坚实效助力乡村振兴,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发展产业增收脱贫,增强乡村振兴后劲。致力于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村集体经济引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等多措并举,因地制宜、因村因户施策,做大做强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致富项目和特色产业。目前,形成了芒果、甘蔗、山茶油、猪、牛、羊、鸡等“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格局,实现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以上特色产业。其中,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32.6万亩,产量19万吨,产值11.5亿元。芒果产业辐射带动28个贫困村,累计有0.27万户贫困户1.16万人依靠种植芒果脱贫致富。全县种蔗农户18145户,其中贫困户4075户。2017~2018年榨季糖料蔗种植面积达21.16万亩,预计过榨产量85万吨,蔗款收入4.25亿元,户均收入约2.3万元。油茶种植面积12.1万亩,产值1.27亿元,涉及农户0.97万户3.83万人,其中贫困户1132户4301人;鸡、猪、牛、羊产业覆盖10623户贫困户,全县特色产业覆盖贫困户比例达89.93%,逐步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抓民生建设促脱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着力加强农村道路、饮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公共服务建设,抓好改厕、改厨、改圈和污水处理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7年投入1132.9万元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29个,受益人口1.62万人。投资1.08亿元完成抗旱应急备用水源、中小河流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工程及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1万亩。“十三五”以来,投资4.56亿元实施电网基建项目852个,实现农村供电全覆盖。2017年全县20户以上自然屯道路硬化率达92.3%。改厨改厕各8000户、改圈308户,农村居住环境和发展条件全面提升。此外,不断推动教育均衡发展,扩建提升田东职校,完成职业培训12143人。加大医疗保障力度,申报健康扶贫示范县。实行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试点工作,将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部分控制在10%以内。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93%。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农村、城镇分别新增就业6801人和2912人,全县五大险种参保65.04万人次,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强队伍造脱贫骨干,激发乡村振兴动力。坚持把配强班子、建强队伍作为脱贫攻坚的“牛鼻子”,配齐配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帮扶工作队力量,打造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三农”人才。2017年8月底率先在全市完成全县村(街、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选拔培养501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选派53名优秀党员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调整38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到贫困村任职,且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抓好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五项主体工程,推进村级后备干部“三个培养”工程。扶持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实施乡村振兴“返乡人才创业”行动。深化农村党员创业带富“一对一”联系精准服务,实现每个贫困村有5名以上党员致富带头人,全县共有党员致富带头人2175人与5520名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创新开展“融资+融智”芒果产业专项培训49期,党务培训2期,实现了对10个乡镇的全覆盖培训。

  发展文化助力扶贫,夯实乡村振兴基石。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和系列配套实施方案,努力推动全县文化发展繁荣,提升全县文化软实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启动红色文化、历史文化、非遗文化“三个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提炼了“忠诚使命、万众一心、精准发力、实干争先”的脱贫攻坚精神,引领全县各族人民勇于面对挑战,增强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创作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歌曲、文学作品,开展了“一镇一节”民俗节庆活动和百余场扶贫巡演,鼓舞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拔穷根,甩穷帽。《扶贫路上》《芒果甜》等原创歌曲分别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中展播,荣获全国文艺扶贫奔小康文艺志愿服务工作示范县、“广西特色文艺之乡(唐皇、壮族民歌)”等称号。 □农思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