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隆林讯 在脱贫攻坚战中,隆林各族自治县通过两年多的扶持、培育和推动,使扶贫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隆林特色的脱贫产业发展格局。

  产业覆盖率有了明显提高。2015年经过精准识别,该县贫困户数为19006户,有产业的贫困户8610户,产业覆盖率45.3%。通过两年的努力,截至2017年底,全县贫困户发展产业的有11175户,产业覆盖率达到了84%(无劳力和外出务工除外),覆盖率提高了38.7个百分点。

  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贫困户的产业发展一直以来都受到技术、资金、自身动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该县抓住短板,从资金、人才、带动模式上下功夫,两年共整合了扶贫资金4345.1万元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同时,该县还认真遴选了一批具有专业技术和责任心强的第一书记,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进一步提高了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

  产业发展规模有了明显提高。该县特色产业资源丰富,但一直以来都是分散经营、粗放管理,没有形成规模化、标准化。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该县立足资源优势,认真筛选具有区域特色、覆盖面广、市场前景好的优质稻、隆林黑猪、林下养鸡、杉木、桑蚕、油茶、板栗等产业项目作为全县“5+2”主导产业,再结合县内不同气候区域优势,分区打造区域特色优势“3+1”产业:东北部乡镇重点发展西贡蕉,南部乡镇重点发展烤烟,石山区乡镇重点发展桑蚕,库区乡镇重点发展渔业养殖、泥山区乡镇重点发展优质稻、杉木等产业,并引进了红谷、富凤、鑫坚等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逐步把主导产业推向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扩大产业规模。

  产业收入占贫困户总收入有了进一步提高。2015年完成精准识别后,据统计,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为2750元,其中产业贡献为560元,占收入的20.3%,收入占比非常低。通过两年来的产业扶持发展,2017年该县贫困户产业发展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提高到了37.5%,提高了17.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表明,贫困户依靠产业发展实现稳固脱贫效益开始显现。

  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了新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一直是隆林的短板,在精准识别中,该县88个贫困村中,村集体经济有收入的只有3个村,并且收入只有1000~2000元,其余贫困村都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为切实改变这一现状,该县两年来共整合扶贫资金4571.28万元扶持贫困村发展产业,每个村扶持50万元。

  截至目前,通过自行发展产业或入股企业发展产业的村有81个,年收入最高的达5.8万元,最低也有2.1万元,并有逐年提高的趋势。

  □张仕光 韦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