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果县太平镇茶密村,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一片片桑园苍翠欲滴,一条条道路环绕蜿蜒……这与该村当年贫困落后的景象形成强烈的反差。说起这些变化,村民都说是因为他们村有一位能干的第一书记——黄铮。

  2015年10月,时任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后勤管理处保卫科副科长的黄铮,受自治区组织部选派到茶密村担任第一书记。为了尽快熟悉村里的情况,他走遍了全村每一个角落,对每个村屯的困难户做到个个心中有数。

  帮助群众发展特色产业

  要真正脱贫致富,就必须抛弃“等靠要”的传统思想观念,想方设法增强村民“造血”能力。为此,黄铮反复考察,多方调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他带领村干部和群众、贫困户代表分别到百色红谷集团黑猪养殖基地、平果县新安镇桑园种植基地、坡造镇蚕丝加工厂、广西富凤平果林下养鸡场等地参观学习。几番“取经”后,群众思想觉悟大幅提高,该村也确立了种桑养蚕、林下养鸡、发展养猪三大特色产业的脱贫致富路径。

  为帮助村民发展种桑养蚕产业,黄铮多次邀请县、镇两级农业技术员到村里举办技术培训班。2016年,该村发展种桑养蚕收入达150多万元。2017年该村增加桑园800多亩,全村70多户贫困户通过种桑养蚕户均收入1.5万元,不少群众依靠种桑养蚕摘掉了贫困帽。

  茶江屯贫困户梁荣敢,家中有4口人,夫妻俩务农,两个孩子读书,是典型的因学致贫型贫困户。经过两年的政策帮扶,梁荣敢现已种植桑树20亩,并出栏40头肉猪,家庭年收入8万元以上。由于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他的两个孩子在学校更加勤奋学习,去年其大儿子考上中国科技大学,其小儿子目前正在平果高中读书,成绩也很优秀。

  类似的还有茶上屯的贫困户梁龙官,目前他家种植桑树10亩,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今年7月,他的儿子也考上了吉林大学。“去年黄铮书记鼓励我种桑养蚕,由于种桑养蚕是一项“短、平、快”项目,市场价格居高,经济收入大,到目前,我种桑养蚕收入已有5万元,我儿子上大学读书的生活费不用愁了!”梁龙官说。

  关心贫困户生产生活

  该村龙洋屯的余显业,今年40岁,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结婚前,他和年迈的父亲住在两间破旧不堪的房子里。黄铮作为余显业的第一家长,为了让其脱贫致富,多次上门和他膝促谈心,了解他家的生产生活情况,鼓励他发展养猪和种桑养蚕,还让他参加县、镇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班。

  2016年,黄铮组织余显业等贫困户到百色红谷集团黑猪养殖基地参观学习,“取经”回来后,黄铮又帮助他争取了5万元的小额扶贫免息贷款,让他办起了养猪场。由于善于管理,当年出栏50头大肥猪,加上种桑养蚕,他获得了纯收入8万多元。去年10月,有了钱的余显业花5万元买了一辆面包车,而黄铮又帮他争取县里安排的易地扶贫搬迁房子。今年春节,经人介绍,外地一位贤惠的姑娘看上了余显业,并和他喜结良缘。

  余显业82岁的老父亲余雨吉高兴地说:“以前家里穷,担心儿子一辈子娶不到媳妇,晚上觉睡都不好,如今儿子有媳妇了,我可以安度晚年了!”

  两年帮扶成效显著

  近年来,通过黄铮的帮扶联系,茶密村贫困群众获得“以奖代补”资金80多万元,两年间利用政策资金发展产业150多万元,其中,为群众发放桑苗金额就达60多万元,还有600万元的小额免息贷款为群众发展产业奠定了资金基础。2017年12月,经自治区检查验收,茶密村验收通过,整村脱贫出列。

  截至今年7月底,该村从事种桑养蚕86户,连片开发桑园1020亩;共有养殖户256户,其中养猪95户(存栏3500多头,年出栏3000头)、养牛135户(存栏268头,年出栏100头)、养羊26户(存栏600头,年出栏400头)、千羽以上规模养鸡5户(存栏4.5万羽,年出栏10万羽)。

  “带着感情下农村,身体力行促脱贫。驻村干部要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黄铮担任茶密村第一书记时的肺腑之言,他这么说,也是这么干。

  驻村两年多来,黄铮不遗余力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帮扶成绩特别显著。2016年至2017年,他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平果县委、县政府评为“群众满意的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