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干部队伍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能不能把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组织部门围绕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担负起为党的事业选好干部用好干部的职责使命,认真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深化领导班子建设,积极拓展干部教育培训,加强宏观管理监督,激发干部队伍生机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干部保障。

  坚持好干部标准 提高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选什么样的人,不仅决定着干部作风和干部队伍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党的作风、党的形象、党的团结和党的力量,也影响着凝聚人心、民心向背和事业成败。

  多年来,我市组织部门始终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紧扣百色跨越发展需要,鲜明突出忠诚干净担当、不让老实人吃亏、从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位置。

  注重基层干部选拔。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重基层、重一线、重实绩的导向,更加鲜明着力构建乡镇党委书记“阳光上升通道”,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进行重点跟踪培养,截至目前,共有101名乡镇党委书记提拔到副处级领导岗位;全市提任副处级领导职务的干部中,具有乡镇党政主要领导经历的干部占44.2%。2015年1月,我市在全区率先启动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工作,目前共有5773名各级基层干部晋升职级。注重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使用干部,出台加强脱贫攻坚工作队员(第一书记)队伍建设的“1+4”文件,从脱贫攻坚工作队员(第一书记)的选拔任用、保障激励、考核管理等方面出政策、给保障,实行“三个一批”选人用人机制,即:对年度考核优秀、符合任职条件且继续留任的第一书记,驻村前提拔一批;每年按各职务层级第一书记总数20%左右、其他驻村工作队员5%左右的比例,择优提拔任用一批;对表现突出但暂未符合任职条件的列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储备一批。上一轮选派的754名第一书记中,已有144人得到提拔和重用。

  育备骨干“后劲”力量。我市探索开展竞争性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123”工程,即通过一次考试考察、二次推荐(组织推荐初步人选,考试考察后择优推荐)、三阶段培养(集中培训、挂职锻炼、交流任职),择优选拔、确定一批正处级优秀年轻干部和副处级优秀年轻干部,根据干部特点及工作经历情况,安排到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或安排到县级、乡镇、贫困村挂职锻炼。同时,通过“阳光选拔工程”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在2016年县(市、区)换届中,共选拔了29名处级正职优秀年轻干部、117名处级副职优秀年轻干部和10名非中共党员副处级优秀年轻干部。此外,选调生培养管理也是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方式之一,近年来我市共招录选调生800多名,在换届中已选拔50名选调生担任乡镇党政正职,创新开展选调生“以干代训”培养工作,首批组织21名市直单位业务型科长与21名新录用选调生开展半年期带培活动,加快提高新录用选调生素质和能力。

  干部选任更加科学规范。认真落实《干部任用条例》和好干部“五条标准”,从严规范干部选任工作。一方面,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着力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坚持把严的标准严的要求贯穿干部选任全过程,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从严落实“凡提四必”要求,对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人选的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干部考核评价方式,研究制定《百色市干部德的量化考核办法》,将干部“德”的考察具体化、规范化,形成干部述德、群众评德、组织考德的综合评价体系。同时,根据“德”的量化考核结果建立干部“德”的考核评价档案,使“德”成为干部升迁“硬尺度”。此外,进一步畅通干部“下”的渠道。严格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有关规定,围绕“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等情形,制定出台《百色市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领导干部暂行办法》,明确规定领导干部“下”的“硬杠杠”。通过干部选任回访、重点工作专项督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等渠道收集干部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准确认定“下”的对象。2015年7月以来,全市共调整“下”的领导干部500人,其中县处级133人,乡科级367人。

  2016年通过集中换届和调整,全市各级新一届领导班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班子成员的年龄、文化、性别、专业等结构更趋于合理,执政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了绘出好蓝图、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面貌和组织满意、代表满意、群众满意的“四好三满意”目标。

  (下转第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