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人普遍把厕所叫茅坑,粗俗点的则直接叫灰圈子。以前,厕所一般设在各家房前屋后的偏僻空地里,也有的人家直接和猪圈、牛圈混在一起。

“一年四季面朝天,秸秆篱笆围四边,几掀灰土撒上面。”这是上世纪60年代初农村厕所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厕所,简陋粗糙,空间很狭小,从不讲究。晴天蛆蝇孳生臭烘烘,雨天屎尿横流脏兮兮。人们上厕所就是将就,总是踮着脚尖进去,捂着嘴巴出来,稍不小心就会滑进粪坑而“一失足成千古恨”。曾经,农家厕所给一些不谙农村如厕之道的城里媳妇和姑娘造成的不便,甚至心灵深处留下的“痛”,只有她们自己知道。

这种农厕还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男女不分,混合使用,制造出了许多尴尬和笑话。那时,为了避免“撞车”,如厕时,人们通常会先咳嗽一声或者弄出点动静,若此时厕所里有人,便也会大声咳嗽以示有人。有经验的老头老太太上厕所时,喜欢把扎腰的布条带搭在厕所墙头上,以示厕所客满,相当于挂了一面写有“闲人免进”牌子。尽管如此,时不时还会闹出一些公公撞儿媳,丈母娘碰女婿的笑话。

上世纪80年代,经济发展了,人们吃饱穿暖后,生活习惯有所改变,农村人也用上了“一个坑,两块砖,四堵墙上盖顶顶”这种待遇稍微好点的厕所。这种“茅坑式”厕所,冬天和雨天还好一点,在其他季节,特别是到了六七月里滋味并不好受,在坑里沤着的粪便能熏死人,苍蝇多得打都打不完。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掀起了一场改造厕所的革命。起初,不少人犯嘀咕:“管天管地,还能管拉屎放屁!臭茅坑改造,能做出啥文章? 但在国家的政策扶持下,少数农民开始接纳了沼气厕所,用封闭式的化粪池代替以前的敞开式粪坑。有些养殖户还利用人畜粪便发酵出来的沼气作燃气。这种厕所虽然有所改观,但还是旱厕,尤其是人畜粪便混合在一起,气味一样刺鼻。另外,由于修建化粪池成本太大,大多数村民建不起,也用不着。因此,在农村叫好不叫卖,普及率并不高。

进入新世纪,农民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双瓮漏斗式厕所”在农村得到大力推广。这种厕所由漏斗形蹲便器、前后两个瓮式储粪池、连通管、后宽盖和厕室组成。“双瓮”一前一后埋入地下,前瓮连着蹲便器口,后瓮用盖密封,前高后低,中间相互连通。瓮储满后掀开密封盖,抽出来的发酵粪便还可做肥料。“双瓮漏斗式厕所”不仅占地面积小,还方便卫生,一改传统旱厕“晴天臭烘烘,雨天粪水流”的脏乱差面貌,很受农民欢迎。

近几年,伴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民的住房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地政府也把农村改厕作为“敲门砖”,与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相结合,家家都有了专门的卫生间,实现了粪便、秸秆、有机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清洁了家园、田园、水源。时下,“洁白的墙面、光滑的瓷砖,标准的座便器,洗浴设施一应俱全”,这种“高颜值”的卫生间在农村已很普遍。

厕所是乡村文明的一面镜子,也是衡量村民文明习惯养成的一把尺子。从四堵矮墙遮丑到一个茅坑遮风挡雨,从臭气熏天到干净方便,从旱厕到水冲再到如今的卫生间,农村厕所的每一次改变既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的“面子”,也扎扎实实提高了农民文化素养的“里子”,折射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