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

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们做事情常常带着很强的功利性,读书也不例外。

最近有个朋友找我借书,我问借什么,他说最近很不顺心,投资失败,霉运连连,想借几本读了对他目前境况有用的而且能励志成功的书。我一笑说,这样的书我没有。

时下,许多人读书不是为了兴趣,而是为了就业、为了考证、为了求职、为了提干、为了职称、为了生意,等等等等。受读书实用主义的影响,很多人对读书意义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在各大书店,很多名著经典无人问津,销量较好的则是《速成》《厚黑》《兵法》之类的图书。教辅读物区域购书人流最为集中,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或推车,或提篮,里面装着各色《指南》《必读》《小状元》等,从小学到中学,本应处于培养阅读习惯年龄的青少年,他们有限的阅读,基本上都与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有关。

其实,这种读书唯实用主义是有历史渊源的,只要回味一下那些流传千古的读书古训或名言,就不难窥见其功利性的文化内涵——“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等,在方法论上更是花样百出,“头悬梁,锥刺骨”“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缺少性情的引领,读书自然就成了一件苦差事。

读书不能带功利色彩,需要从容不迫的心境。普希金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不必担心看过的书过后就忘,不必在意读书有用还是无用,其实在你不经意间,书籍已经注入了你的灵魂。一个人的气质里,一定蕴藏着他曾经读过的书。就像作家林清玄的一个比喻:看过的书如同小时候吃过的饭,我们很难记得都吃过些什么,但那些食物却强健了我们的体格。

不为实用而读书。读书,是对人格的沐浴洗礼,是对理性的不懈探求,是一种崇高的生命追求,是个人价值的一种实现。只有抛开功利心,才能读出豁达、乐观、智慧,读出真和善,读出高山流水、会心一笑。

读书不求实用,多一些率性而读,就会多一些阅读的乐趣,多一扇心灵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