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48:巴黎 来,咱们一起逛逛小皇宫 | 鞍山新闻网

   


2019年10月5日 星期六


大叔们在巴黎的第三天,属于小皇宫和荣军院。

回想前一天卢浮宫人潮人海中的迷失之感,大叔们说:卢浮宫真的太大了!腿都溜细了!逛了两个展厅,简直都走不动了,眼睛也看不动了!

卢浮宫的拥挤与急切,在小皇宫获得了舒缓的补偿。巴黎有大皇宫,也有小皇宫,虽然称为皇宫,但是巴黎的任何皇帝没有下榻过这里,而是为举办1900年世界博览会兴建。大皇宫现在是一座展览馆,小皇宫是一座博物馆。巴黎小皇宫博物馆又称为巴黎市立美术馆,位于香榭丽舍大道尽头,拥有圆形拱顶和金色的铁艺大门,那是巴黎铁饰艺术的杰作。小皇宫博物馆内拥有近四万五千件收藏品,其中19世纪的艺术品非常丰富。小皇宫曾是1900年万国博览会展览场,在设计之初就大量使用玻璃天棚、大玻璃观景窗、朝内花园敞开的列柱廊等等,从而使光线从各个角度照射进来,整座小皇宫通体透亮,宛如一曲“光亮的颂歌”。漫步小皇宫,用心和那些艺术珍品对话,大叔们感觉格外恬然而享受。

巴黎三日,大叔们非常突出的感受是:中国的游客随处可见。大约是正值十一黄金周假期的缘故吧。在卢浮宫,大叔们的直觉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游客来自中国。

闲言少叙,上图片——


小皇宫藏品丰富精美,而又空间阔大、光线明亮。游客不多,恰可慢慢欣赏。


巴黎小皇宫精巧秀美,有人说,它真的很像一个漂亮的珠宝盒。


金色铁艺大门是巴黎铁饰艺术的杰作。


小皇宫藏品总数近45000件,包括20世纪的巴黎艺术、17-19世纪的法国/欧洲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品、古希腊罗马艺术等等。绘画作品尤其丰富,包括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写实主义、巴比松画派及印象派画作。


这座雕塑名为《被征服的荣耀》,1875年博物馆定制。铜雕主题是1870年的普法战争,法国虽败犹胜,盛赞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和向心团结。雕塑作者安东尼 • 梅西耶(1845-1916)是19世纪法国著名雕塑家。


更多的藏品很难找到中文简介,但是艺术本来就是一种共通的语言,无须解释与注明。比如说这座雕塑,大叔们看到了母亲的爱。


演奏乐器的女人。


绘画与雕塑。


小皇宫极尽所能地利用了自然光线,使参观者可以欣赏到最为真实与完美的艺术佳品。


玫红色的背景墙面,似乎赋予画作更多青春的魅力。


嗷嗷待哺。


画家的一角。


馆藏雕塑。


馆藏雕塑。


馆藏雕塑。


馆藏雕塑。


馆藏雕塑。


雕塑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小皇宫馆藏的中国风藏品不少。


柔情似水却又洞明世事。


小皇宫里的图书与艺术品商店。


小皇宫内的铁艺雕花楼梯与通透的落地窗完美呼应,引人驻足。


小皇宫正门的雕塑繁复精美,现定居巴黎的中国油画家严培明画展的海报高悬。


巴黎大皇宫与小皇宫隔街相望,亦称大皇宫美术馆。玻璃穹顶华丽宏伟,是巴黎最显著的地标性建筑之一。


巴黎大皇宫距今已有100年历史,现在是公共展览厅,还会举行各式各样的大型节庆活动。这是大皇宫一角,巨型飞马战车雕像华丽壮美。


大皇宫前的戴高乐。


小皇宫香榭丽舍大道一侧“一战”时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的塑像。乔治•克列孟梭 (1841~1929)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的胜利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作出重要贡献,被当时欧洲人称为“胜利之父”。


巴黎荣军院,又名“巴黎伤残老军人院”。它是法兰西“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建筑。1670年路易十四下令兴建一座用来安置他的军队中伤残军人的建筑,这是荣军院的来历。现在,荣军院依旧行使着它初建时收容安置伤残军人的功能。同时,也是多个博物馆所在地,包括法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军事堡垒模型的立体地图博物馆和献给二战军人的解放勋章博物馆。


荣军院规模宏大。


荣军院院内展出一长排大炮。


荣军院内的餐馆。


门廊旁的雕塑。


木门与石板路。


荣军院的设计者雕像。


荣军院的核心建筑是圣路易教堂,始建于1679年,1706年竣工,这里埋葬着拿破仑家族以及其他一些法兰西伟人,是纪念拿破仑的圣殿。即使是阴雨天气,它金灿灿的圆顶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拿破仑的陵寝。拿破仑1821年病逝于圣赫勒拿岛,其后法国政府多次交涉请求英国交换遗体,直到1840年12月15日,拿破仑的遗骸才被运回法国,按照拿破仑生前的遗嘱“我愿我的身体躺在塞纳河畔,躺在我如此热爱过的法国人民中间”,安葬在巴黎荣军院大教堂,也就是圣路易教堂。拿破仑陵寝四周十二座胜利女神的雕像代表了他一生十二次最重要的战役。


圣路易教堂的穹顶。


凯旋门,即雄狮凯旋门,位于法国巴黎的戴高乐广场中央,香榭丽舍大街的尽头。这座凯旋门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巴黎市四大代表建筑(即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之一。1836年竣工。巴黎市区12条大街都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四周放射,气势磅礴,为欧洲大城市的设计典范。


这座巴黎的小凯旋门又名卡鲁索凯旋门,于1806年到1808年间,为了庆祝拿破仑在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而建造。作为杜乐丽花园的入口,小凯旋门目前变成了卡鲁索广场的主要标志。拱门上方布满了纪念拿破仑战绩的浅浮雕。凯旋门顶端摆放了四匹镀金的奔马。这些马是根据拿破仑命令从威尼斯的圣马可大教堂移来的,原物于1815年归还给了意大利,现在上面是换上去的复制品,同时还添了一辆马车和和平女神像。


游逛了一天,最后要说说大叔们所住酒店对过的一个跳蚤市场——巴黎十五区跳蚤市场。周末逛跳蚤市场,算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与享受。巴黎著名的跳蚤市场很多,这家算不上出名,但也有小惊喜出现。


比如这个金属的人物肖像盘子,大叔们就很喜欢。


还有这幅画,有一种别样的苍茫与勇敢。


这些小人偶,精巧可爱。 


就要离开巴黎了,大叔们路过五六次新桥,但是当然,他们从未遇见朱丽叶•比诺什,那个《新桥恋人》里流浪的女画家。就像巴黎,挂一漏万,蜻蜓点水,不过是来过而已。晚安,大叔的粉丝们。明日法国圣米歇尔山,持续上新,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