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宝典”练就不倒标杆
哈尔滨铁道报 2019-09-06 17:38:22

皮肤黝黑、目光如炬,身上的工作服虽然布满了洗不掉的污痕,却总是被熨得平平展展。这就是海拉尔电务段转辙机工区工长陈庆明给人留下的印象。别看他年过半百,但干起活儿来就像小伙子一样,既麻利细致,又韧劲儿十足。

转辙机是室外信号设备三大件之一,也是内部配件最多、结构最复杂、故障率最高的设备。陈庆明自1997年11月担任转辙机工区工长后,就与转辙机结下不解之缘。熟悉陈庆明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套常挂嘴边的“安全宝典”。这套“宝典”只有简短的9个字,“勤奋学、精细修、严格验”,让他和身边的工友们受益匪浅。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陈庆明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安全”。安全就是饭碗,要想守住安全就必须学技术、练硬功。一直以来,他时刻把学习技术业务放在第一位,即使工作再忙再累,家事再多再繁杂,每天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规章、背理论、看图纸、跑电路、悟原理。为了让自己的技术业务功底更加扎实,他采取分类记录学习笔记的方法提升学习效果。《重点笔记》中记录的是需要重点掌握的技术标准和一些新业务、新标准;《难点笔记》记录的是日常学习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经过与同事反复钻研,找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为了分析设备产生故障的原因,陈庆明找来一些废旧的转辙机,把它们拆了装、装了拆。随着电务设备的更迭出新,他每接触一台新设备,都会认真学习新设备的原理,摸清设备的特性。经过不断努力,陈庆明从普通的信号工逐渐成长为专业领域公认的行家里手。

检修转辙机看似简单,难度系数却很高,对职工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要求都高。检修人员需要对技术标准熟记于心,对检修标准严格落实,对检修技巧细致掌握。小邹是这个工区中年纪最小的职工,日常检修经常忽视细节。自动开闭器检修中,动接点旷动量应不大于2毫米, 可小邹总是不认真测量。在检修移位接触器时,应用酒精将开关盒内外擦拭干净,他总认为擦不擦不重要,而省略这个工作细节。陈庆明把这些问题归咎于一点:安全意识淡薄。他把小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能造成的后果一一列举出来,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我们身上肩负着沉重的责任,每一个信号设备的安全与我们休戚相关。干活儿千万不能偷懒,必须要‘手勤、眼勤、腿勤、嘴勤’。检修时咱多看一眼,多动一手,多测一遍,不懂的就多问一嘴,只有严格落实检修标准,才有安全可言啊!”为了督促小邹用心工作,他俩还签订了一个“协议”,工作中互相监督,看谁学习松懈,看谁漏检漏修。小邹看到陈庆明干活儿特别用心,大到电机头、减速器、自动开闭器、移位接触器这些重要部件,小到每一根配线、每一个螺丝,都严格按照作业标准一丝不苟地检修,渐渐也被感染。

陈庆明对待修的每台转辙机都组织鉴定,精准确定哪些部件超标需要更换、哪些部件经过整修后还可以上道使用。对待验的设备,他严格按照标准验收,做到机械性能、电气性能各项指标合格,方能出所。22年来,他带领职工检修各类型号转辙机近6000余台,没有发生一台返修问题。为了提高班组安全工作质量,他对每次验收结果都进行梳理分析,研判安全风险点,摸清技术薄弱点,找准工作着力点,从细节中不断完善,实现了工区轮修的设备件件达标,验收合格率达到100%的安全业绩。

陈庆明常说:“虽然转辙机是块铁疙瘩,但是它特别有‘人情味儿’,你只要对它用心,它就会用安全回报你。”他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和赞扬,曾连续多次被集团公司评为节能标兵、安全标兵、先进生产者称号,今年还被评为集团公司强基达标十佳安全标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