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25年的科技扶贫——中国科学院帮扶环江县纪实
新河池客户端 2019-08-06 17:19:40

  25年,是中国科学院与环江的交集,是科研人员与毛南群众思想的交融。

  25年,中国科学院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战略,倾力帮扶环江,有序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累计为环江乃至河池争取到各类项目资金2亿余元。

  25年,毛南山乡昔日光秃秃的石山绿了,百姓的腰包鼓了,美好生活越来越近了。

环江风景。

选派人才帮扶——曾馥平来“真扶贫”

  1994年,30岁的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曾馥平踏上环江的土地时,他没想到自己这一来,就是25年。

  这一年,曾馥平被中科院选派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也是从这一年起,中科院的新理念、新技术的概念渐渐地在环江铺开——中科院用自己的方式,帮扶这个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和国家级贫困县。

曾馥平(左一)在环江县下南乡古周村实施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生态重建示范项目现场进行温度监测。

  初来乍到的曾馥平很快就被当地的贫困程度震撼,至今对环江县木论乡顶吉村考察的场景仍记忆犹新:“村民住着漏雨的茅草屋,喝着黄绿色的石坑水,光着脚丫的孩子们没有衣服穿,家庭收入更是无从说起。”

  曾馥平将这些一一地记在自己的本子里,他全身心地融入到毛南乡土,通过不断走访调研,结合环江实际,编制了中科院帮扶环江科技扶贫发展规划。25年来,少说多做的曾馥平被当地老百姓熟知,亲切称他为“真扶贫”,并被当作“自己人”选为县委常委和副县长。

曾馥平副县长在广西(环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木连试验基地进行水分监测。

  被中科院派到环江的优秀人才,不只有曾馥平一人。目前,中科院扎根在环江的科研团队共计33人,其中研究员11名、副研究员16人,另外还有在读研究生49人、合作培养人员13人。

  仅2018年,环江喀斯特站的科研经费达3800万,当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 SCI论文51篇,近10年发表的SCI论文占同期世界喀斯特生态研究论文的23%。这些研究成果,为石漠化治理研究示范提供了“环江样本”。

环江喀斯特生态站科技人员考察喀斯特森林。

  25年来,中国科学院通过源源不断的技术帮扶、人才帮扶、资金帮扶,在环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先后争取到“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服务功能提升技术研究示范”等一批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在广西实施,申请到3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环江和广西实施。

  这些研究示范项目的实施,使示范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18.7%,植被覆盖率提高26.3%,土壤侵蚀减少14.6%。

  

加强院地合作——建立可复制“肯福模式”


  7月下旬,环江县思恩镇三乐村肯福一组周边的山坡上,放眼望去,一个个沉甸甸的红心柚挂满了枝头,它们还包裹了棕红色的纸袋,1200亩的红心柚和砂糖桔格外引人注目。这里就是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广西自治区科技厅、扶贫办和环江县政府共同实施建立的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

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长到环江调研科技扶贫。

  1996年,为了改变大石山区群众贫穷落后的现状,曾馥平鼓励当时在环江的上南、下南、木论、龙岩4个乡地处大石山区的97户513名群众,搬迁到土地资源更有优势的肯福。

肯福的红心柚示范基地。

  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让搬迁群众真正的安顿下来?曾馥平提出把科研和产业相结合,组织建设了“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异地科技扶贫示范区,将以往种植玉米靠天吃饭的方式转变为种草养牛、种植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的新型产业结构。

  同时,中科院负责对示范区的果蔬畜禽进行科技开发,从土地开垦到种苗供应、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等,做好特色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让群众吃下定下丸。

研究员们在水源镇山葡萄种植基地考察。

  如今,示范区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不足300元提高到2018年的12180元,超过了全县和周边地区的平均水平。“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搬出来又能住下去,真的很感谢这个肯福生态扶贫模式。”移民搬迁户谭胤厚说道,自家分到了10亩地,现在都用于种植果树,年均纯收入达6万余元。

  “生态扶贫与产业扶贫应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曾馥平说,这一扶贫模式给环江带来了生态扶贫的新理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誉为“肯福模式”。

  中科院在石漠化严重的大石山区探索出的生态管理扶贫新模式,给环江县扶贫工作带来新的发展理念,为大西南科技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也为我国后来开展的异地搬迁扶贫探索了经验。

  

提供科技支撑——建设喀斯特生态观测研究站


  随着时间的流逝,中科院对环江的帮扶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加大扶持力度。

  2005年,中科院亚热带生态研究所在环江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喀斯特生态研究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从此,中科院为环江的脱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解决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科技人员与贫困村干部讨论社区产业发展。

  2010年5月,环江县的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家试点工程正式启动。这是环江喀斯特站依托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利用其正在实施的喀斯特生态适应性修复研究成果积累,为当地争取到继西南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后的又一国家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项目。

环江景色。

  “在喀斯特地区,玉米种植对水土保持是一种极为负面的效应,人为耕作加剧了对土壤的侵蚀。”中科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站长王克林说,研究站团队经反复研究认为,喀斯特地区应该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减少人为干扰,通过生态治理与生态保育,向保护性种植的高值农业转变。

  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环江站成功实施国家部门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等项目。享受到“生态红利”的环江县,日益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并将生态立县作为第一战略。

环江风光。

  环江站的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环江县的生态建设。如今,环江被评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石漠化治理重点县、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试点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绿化模范县、国家石漠公园建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试点县。

  “中科院对环江帮扶,从最初的石漠化治理,进入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阶段。”王克林说道。

  

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与脱贫“双赢”


  针对环江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慢、产业发展滞后、农村面源污染严重、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等问题,中科院确定了通过科技示范区建设,开展石漠化治理及种养殖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推进环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脱贫致富的工作思路。

  2017年5月,中科院广州分院与亚热带生态所投入950人次,深入环江县12个乡镇开展产业扶贫调研,涵盖桑蚕、糖料蔗、香猪、菜牛、林业等传统产业和特色水果、中草药、旅游等新兴产业。在调研基础上,中科院编制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在下南乡古周村,科研人员借助种草养牛示范基地,让石头山上的牧草茂盛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最近5年,示范区水土流失减少30%、植被盖度提高20%以上,替代型草食畜牧业等生态衍生产业让贫困户年均增收15%;在下塘村,通过建立多级生态湿地,引种污水净化植物绿狐尾藻,对养殖和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并进行资源化利用(养鱼、饲料等),建立喀斯特山区农村污水生态治理体系,涉及农户42户135人,每年人均增加纯收入600元以上。

污水处理示范基地。

  “周边的山坡几乎都不种玉米了,2001年起村子开始种植牧草。”下南乡古周村村支书谭汉侣说,在家务农的群众都会养殖着两三头牛,经济收入比之前种植玉米可观许多。

  “我们推广牧草的种植属于保护性种植,让石漠化的土壤表层能够形成生物结皮,20年不扰动,有效保持了水土,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比退耕还林效益还好。”王克林说,下一步,中科院将继续立足于喀斯特大石山区生态环境条件和市场需求,整合升级现有扶贫产业,通过探索产业升级与环境治理示范,形成一套可复制、易推广且政府、群众和市场都可接受的生态高值产业方案,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科技示范工程环江示范区。

  (作者:河池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黄开均 韦玉厦 通讯员 谭绿叶 韦江姗;编辑:罗艳江)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