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庆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让农村经济“活”起来
南充日报 2019-07-26 11:30:53

顺庆区始终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脱贫攻坚“新引擎”和乡村振兴“重头戏”,建立完善机制,大力发展乡村文旅产业,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农村经济“活”起来。

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擦亮乡村旅游名片

7月20日,记者来到顺庆区同仁乡四方寨村肆芳民宿看到,鳞次栉比的青瓦木楼依山而建,屋外青石铺路,周围浓荫蔽日,环境优美。该民宿由有百余年历史的川北民居修缮改建而来,总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包括5个景观庭院和建筑面积达500平方米的主体建筑。当天,有不少旅客在此住宿。“我旅游时喜欢住在乡村,这里不仅空气好,而且还有古典特色民宿,住着让人感觉舒心。”广安旅客宋佳说。

图片顺庆区同仁乡四方寨村。 曾江林 摄

同仁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发挥村集体在民宿规划布局、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的主导作用,规定宅基地房屋利用必须与村产业导向相符合、整体风貌相适应;允许农民把闲置农房出租给第三方或以入股方式参与经营;扶持有条件的农户修缮自有住房,发展民宿。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同仁乡的顺庆区大堰坎生态农业合作社,这里种有黄金梨、无公害蔬菜;游客或在这里休闲垂钓,或在这里品尝特色农家乐美味。

顺庆区大堰坎生态农业合作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作社自2015年成立以来,以兵寨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为依托,坚持走近郊精品休闲农业农旅结合之路,目前发展态势好。“以前,村里百分之八十的村民常年外出务工,田地撂荒,无人耕种。在家村民多数年迈体弱,种养业发展效率低,增收无望。现在通过流转土地发展产业,农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合作社,还可以到合作社务工,这大大增加了收入。”该负责人说,在合作社带动下,四方寨村又成立8个合作社,流传土地1200余亩,形成山顶观光、山腰摘果、山底垂钓的连片产业,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

深化制度改革 助力乡村振兴

顺庆区同仁乡四方寨村的发展只是顺庆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一个缩影。

顺庆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顺庆区聚焦资源变资产,全面推进确权颁证、清产核资、经营主体承接工作。其中,清产核资坚持责任落实到人、时间细化到天,重点核查资产数额、权属、台账与实物、处置、管理等情况。在确权颁证后,才有利于土地流转。目前完成207个村、1772个村民小组确权登记。顺庆区农业规模流转土地5.6万亩,其中合作社流转土地3.7万亩、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9万亩,确权村流转土地比例上升10%左右,租金上升70至80%。“农民是创造的主体,要突出农户参与,变农民为股东参与分红。”该负责人说,为此,他们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济成员界定、股权量化、利益联结机制建立。

据了解,顺庆区坚持“一村一策、尊重历史、义务对等、群众认可”,依据各村惯例进行认定,明确“3种人取得资格、5种人保留资格、6种人丧失资格”,确认农村集体经济成员3万多人。整个认定由村民民主认定,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近年来,顺庆区大力引导股权量化后的资金向生态旅游、美丽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农民以土地入股产业发展,在产业园务工,享受保底分红、效益分成、务工收入“三重收益”。顺庆区杨柳湾村等村建立“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托管经营、基地务工”机制,村委会以项目和资金入股,农户以土地和李子树入股,借助清产核资和股权量化,建立“811”分配机制,即八成利润按入股比例分红、一成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成纳入发展基金。该村仅2018年就分红8万元。

顺庆区还聚焦资金变股金,全面推进合作经营、股份经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以资本运作为助推器,统筹整合股本,推动发展。在集体资产量化基础上,积极探索增资配股。同时,建立“政银担”模式,加大力度撬动金融资本投资农业,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长提供资金。“为让农村经济‘活’起来,我们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发展多种脱贫奔康产业,助力实现乡村振兴。”顺庆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原标题:把准产业“脉搏” 让农村经济“活”起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