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静静地描绘海蓝乡愁
2019-06-02 09:24:33

□ 本报记者  韦  佐


想起故乡的海,就是这副陶醉的表情。 本报记者 韦 佐 摄

5月中旬,钟德在企沙港写生。

新作品《企沙好望角》

《归途之暮》

《港灯初上》


乡愁是五彩的,但对于久居京城的钟德,他的乡愁主色调是海蓝色的。画海的时候,他就会想起老家。想念老家的时候,就会画海。

2019年5月中旬。时隔10年,钟德回到老家防城港,第二次在防城港举办他的个人画展——“乡海·钟德水墨画作品展”。所展出的作品,其主题几乎无一例外,都是大海:黄昏的海,月光下的海,星光下的海;有家乡的海,中国的海,也有地球人共同的海。

沙地:第一张画纸

1985年,钟德出生于港口区光坡镇,老家离海很近。他的绘画爱好从幼儿时就开始,启蒙老师是他的父亲。父亲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念的是广西师大政治专业,自小也学画,但并不特别教他如何绘画,而是让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比如,以沙地为“纸”,趴在地上用树枝画;以黑板为“纸”,用染了红墨水的粉笔——那是他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画“彩色画”。其实,“彩色画”也只有红、白两色。

在白纸上画,也只有铅笔画、圆珠笔画。画得好的,得到的奖励是5毛钱,这让他开心得不行。

当时上小学,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小学生钟德更不知何为“文房四宝”。第一次见到一种叫宣纸的纸,是在吴享荣老师家。吴老师在都安县教书多年,写得一手好书法、绘画也不错,家中就存有一点宣纸。

钟德第一次看到饱蘸水墨的毛笔运行宣纸上润染出的烟霞效果,感到很奇异,当场都惊呆了。那与毛笔在白纸上画画,效果大不一样。

钟德极喜欢专门用来作画和写书法的宣纸。吴老师看在眼里,于是就送他几张。因为感觉太贵重,钟德不敢收,一定要拿出3元零钱要买。吴老师看得出钟德是画画的好苗子,最后还是将宣纸送给他,并说“助你早日成材”。

《暮归》:第一幅获奖作品

上小学、初中时,极少看到美术方面的杂志。但凡看到刊登美术作品的旧报、旧刊,钟德马上剪下来,贴在自制的剪报本上。

钟德说,就连《防城港日报》副刊版面刊发的黑白美术作品,他也剪下来。初中毕业时,已剪下了两大本。

吴老师送的宣纸他不敢轻易画,而是先在白纸上画了几遍草稿,感觉很满意了,才“搬”到宣纸上。

1999年上初三时,钟德经表哥介绍,认识了当时在公车镇一所学校教书的叶竞业老师。钟德是第一次看到专业美术老师作画,佩服得不得了。叶老师给他一本素描基础技法的书,让他看书、临摹。钟德回到家里,当晚就开始临摹两幅画:高尔基头像、新疆青年头像,用了几天才画完。

他的画得到叶老师的肯定和更多的指导。在叶老师那里,钟德接触到很多美术杂志,真正接触到文房四宝。叶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给予他很多的辅导。

当年,叶老师鼓励他参加了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钟德一幅题为《暮归》的作品,画的是一位老人从海边归来,获得二等奖。作品获奖让他父亲都懵了。

这是钟德第一幅画海并获奖的作品。冥冥之中,仿佛也为他此后的作品定下了基调。

上高中时,钟德除日常功课,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美术书和作画上。高中毕业时,他已十多次获全国青少年美术大赛奖和有作品入选。

图书:美术、文学各占一半

上西安美术学院期间,钟德说:“不怎么上课,大半时间是关门画画。”

遇上最好的老师是袁洁老师。钟德学的专业是设计,常规是用针管笔,非常精致。钟德却用毛笔。从用笔到构思,到表现方法上,钟德的作品总是显得有些“异类”,但袁老师却非常赞许

除了一心画画,钟德最大的爱好就是逛旧书店,淘他看得上的旧书。几年下来,竟然淘了五六千本,看了以后,大部分寄回家里。一般一本几毛钱,最贵一本20元。有一次,淘到一本他喜欢的,但要60元,他买不起。

大学期间、大学毕业后的10年间,家人给予他很大支持、支撑。特别是他哥哥,中国海军首批索马里护航特种兵,每个月除了自留一两百元买烟抽,绝大部分都寄给弟弟做生活费,还有买书、买颜料、材料。

钟德说,除了美术书,他特别喜欢阅读文学书,如散文、艺术随笔。像吴冠中、木心、黄永玉、陈丹青、戴士和等画家的文字。他特别欣赏黄永玉的话:文学第一,画画第二。

画画之余,钟德也写有了不少艺术评论、散文、随笔。2008年他上北京,并很快在北京立足,靠的是他写的一篇1万多字关于中国海洋绘画的评论文章,被我国著名画海专家,被誉为“中国画画海第一人”、中国海洋画研究院院长李海涛教授看中,并得到老教授和多位专家的亲自指导,让他从此更坚定了以海洋绘画作为自己毕生的主题。

在北京10年来,钟德去了、画了很多地方、很多国家的海。他的作品在国内多次获大奖,并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外宾。

2017年11月25日,由甘肃省文化厅、省文联、甘肃画院联合主办的“丝路蓝光——钟德水墨画作品展在甘肃省美术馆举行”(兰州)。有一位从未见过大海的甘肃读者,上午来,下午来,就在他的画作前先后看了4个多小时。

不管见没见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海是开放的、联通整个世界的。

大都市很喧嚣,但画海,让钟德的心绪风平浪静。人安静下来,就更潜心地画海。

钟德心中的海是恬静的。海本来也是恬静的,有波涛和狂浪,那是因为风的缘故。

(本稿图片除署名外,其他由钟德提供)

人物小档案

钟德,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光坡镇人。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中国海洋画研究院副秘书长,全国青少年美术展览特邀评委,北京当代水墨画院副院长。

作品成就(部分):

2002年2月,水墨作品《海岸线》,获得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科技文化成果博览会书画大展”金奖(北京);

2011年1月,水墨作品《城市迹象》《巢生万物》,入选“放眼中国”——第15届法国:巴黎卢浮宫国际文化艺术展暨2011法国卢浮宫-首届中国美术作品邀请展(法国);

2012年7月,水墨作品《清居水韵》受邀参加由国家领导人出席的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中国名家书画展,参展作品作为国礼赠送外国元首(苏州);

2012年11月,水墨作品《中华寺》参加2012年尼泊尔蓝毗尼《十方》朝圣国际书画展(尼泊尔);

2014年3月,水墨作品《大金塔影》《月下民居》作为国礼赠送外国领导人收藏(海外);

2016年7月,水墨作品《海魂有你》于中国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作为中国青年访问俄罗斯代表团出访礼物赠予俄罗斯青年联盟收藏(俄罗斯);

2016年12月,受法国旅行频道之邀拍摄《“中国蓝”:画家钟德以乡愁与海水创造的蓝色水墨家园》纪录片在法国上映(法国);

2018年9月10日,《青花》水墨系列作品通过美国纽约阿姆斯特丹惠特尼画廊的审核,并发签约邀请(美国);

2018年11月25日,《淬火青花》水墨作品亮相上海世博园明日世界馆—首届后滩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

众家评论

在钟德的水墨作品中让我看到一种诗意,这源自于他画面上的海阔天空,斑驳的船影,密密麻麻的桅杆,还有渔火灯光等,令我感受到他心中境地,更让我想到荷兰诗人一句诗:“其实南方与北方都是同一纬度”。再深入他的作品之后,我更想把这句诗转换为:“其实海洋与陆地都是同一纬度”,这是他作品独到之处。

——全国政协委员、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叶舟

钟德的羊毛排刷、海底水影、幽蓝用色、海上丝绸之路的沉船陶瓷碎片等等,犹如诗文一般随着社会和时代的文化风气的转变而转变成了他的《海岸线》系列作品。从这个意义上看,钟德的水墨画是当代的。

——著名美术史论家、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曹星原

钟德是个有天分的艺术家,而且善于思考。他撰写的文章对当下美术现状也有深入思辨,那么既然在理论方面都有建树,其作品同样有呈现出来的。画如其人,我从钟德的作品中看到像他这批青年艺术家的活力面貌以及对当下艺术问题的思考。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刘西洁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