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种盐有些人真不能吃,有人因长期食用死亡
潮州+ 2019-05-12 14:41:13



开门七件事:

柴米油酱醋茶


其中

是每家每户灶桌上

不可缺少的调料之一


“菜不咸不好吃啊!”


去过超市买盐的朋友

不难发现,盐其实也分很多种:


加碘盐、低钠盐、

低碘盐、精盐……


看上去好像没什么不一样

但是这里面大有讲究!



注意了!


有人因长期吃低钠盐

最终吃出了高血钾



最近,广州中山六院

肾内二科的张益民主任

接连收到化验科通知:

有多名患者的检查结果显示

血液里的钾离子偏高

需要立即通知患者回院治疗



正常的血钾范围是

3.5-5.3mmol/L

但这些患者血钾却高达

6.16mmol/L

甚至6.9mmol/L



要知道

高血钾是危重急症

它会影响肌肉神经异常

患者会感到无力、软弱

会导致严重的

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为什么他们会患上高血钾呢?”


经过详细询问

医生排除了患者曾食用

高钾食物、高钾药物的原因

发现他们竟然吃过

同一种常见调味料


那就是:低钠盐



但是,低钠跟高钾

两者间好像八竿子打不着啊

为什么吃低钠盐

就会导致高血钾呢?


其实,低钠盐本身并无过错

错就错在低钠盐

这里面30%的氯化钾

↓↓

张益民解释,低钠盐是用食用氯化钠、食用氯化钾或食用硫酸镁(食用氯化镁)为主要原料,经科学合理配比加工而成的食用盐。


有研究表明,血压降低的程度和减盐的程度存在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钠盐摄入越少,血压降低幅度越大。


食盐里以钾代替钠的意义是,在食用同样咸味的饮食下,钠的摄取量已经减少很大一部分,同时也摄入了,钾的摄入还具有降血压、保护血管壁的功能。


从低钠盐的行业标准可以看到

100克低钠盐中

氯化钠减少到70克

但是氯化占到了24-30克



假如

我们每天食用盐每天6-12克

这就意味着每天可能摄入

3克的氯化钾



这个剂量对于大多数

肾功能正常的人群来说

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但是对于对于肾脏功能异常的患者

食用低钠高钾盐

较多的钾则不能有效排出体外

堆积在体内会造成高血钾


看到这里

大家终于明白

为什么有人吃低钠盐

就会导致高血钾了吧?


张主任也在朋友圈提醒大家:

肾脏功能异常的患者

要警惕这种低钠盐

↓↓


戳视频看更多▼

但是问题来了

市面上的盐种类如此之多


 我们应该如何挑选

合适自己的那一款?

 怎样吃盐才是健康的呢?


这份食盐常识及挑选建议

请收下


向上滑动文字查看▼

❶ 

粗盐和细盐,各有优劣


粗盐和细盐主要是加工工艺不同,粗盐是未经加工的大粒盐;细盐是大粒盐再加工的,粒小。


细盐的优势在于氯化钠的含量更高,不含杂质,一些其他杂质、矿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会被剔除。


粗盐的咸味会更重,矿物质含量更多。粗盐中含有一些酸性盐类化合物(硫酸镁与氧化镁),它们水解后会刺激味觉神经,你就会觉得粗盐比细盐的咸味大。所以,会有一些人说炒菜用细盐,腌制用粗盐。


❷ 

不建议依靠盐

来补充矿物质


但凡事讲究一个度,补充矿物质达到每日推荐摄入量就可以,过多摄入有可能对人体有毒性,这也是不利于健康的。


人每天可以摄入的盐有限,如果想单纯依靠盐的摄入来达到某种矿物质的日补充量,只能大量摄入盐,这会导致盐摄入过多,出现其他身体问题。


还有一点是,矿物质补充的来源有很多其他食物,比如蛋黄、紫菜中铁的含量很高,并且有一些面包是使用了铁强化的面粉制作的,所以遵循摄入食物多样性,才是让矿物质缺乏症离你很远的根本办法。


❸ 

海盐、湖盐、井盐等

只要用对量,哪个都可以


海盐、湖盐、井盐只是制盐源头不同而已,靠海肯定海盐更多,内陆湖盐、井盐提取更方便。


❹ 

食盐摄入不能过量


食盐中大概钠占 40% 左右,氯占 60% 左右。当过量的钠存在血液中,会导致大量的水渗透进血管,致使血管体积增大,从而直接导致血压上升。所以高血压人士要少盐,另一方面所有人盐吃多了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


除此之外,盐摄入过多还会引起头疼、增加胃癌等风险,骨质中的钙也会因为钠过多而流失,从而增加骨质流失和骨折风险。


烹饪用盐量

小于每日摄入要求


不要把每天盐的摄入量都用到烹饪上,因为平时饮食中也有很多隐藏的盐摄入。据调查,77% 的钠来自我们消费的包装食品(比如订的 pizza 外卖、冰箱里的榨菜等),剩下 12% 来自我们日常烹饪额外加入。


成人每天食盐要小于 6g,大概是一个啤酒瓶盖的量,想精确的话,可以上够买限盐勺放在家里用。


大家一定要记住了

各种特制的食品并非适合每个人

在购买之前

最好能咨询一下专业人士

这样就不怕买错啦



特别是身体状况欠佳的朋友

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

小心、小心再小心~



来源:广东公共DV现场 广州日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