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课集》封面
2016年秋,作为编辑,我有幸接触到了一部书稿: 《昙花课集》 ,作者是美国波士顿“剑桥文化中心”华裔儿童美术教育专家程源安先生。最初,我以为这不过是一本简单的儿童画美术作品集,但是看到稿子时,我一下子就被孩子们的画作吸引住了,构图奇巧,用色大胆,想象力丰富,精彩纷呈的程度完全让我看花了眼,继而再细阅书稿,更见到程源安独特的美术教育思想理念的渗透以及思路方法的卓有成效。
从内容上看,书中作品并不是很注重绘画技巧,在能够准确表达思想创意的前提下,这些小小绘画者更加注重内心不同情绪的表达,注重想象力与创造力,并不执著于“像”与“不像” 。程源安反复多次地提到一个理念,那就是儿童的世界是纯真的、天马行空的,更多的是要依靠直觉和丰富的想象力来绘画。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画家,而是培养孩子们在这一张纸上观察、想象、创造、审美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形与色”为本套书的上册,内容首先以色彩作为重要章节来阐述,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一、色彩是艺术想象的翅膀,二、从平衡中体会形与色的艺术规律,三、唤起我们生活中的色彩记忆。每一部分用不少于10课时来展现不同的学习内容,并且当每个学习内容结束时,都会有一节手工课来诠释学习中的艺术规律和体会,总结形与色的相互关系。在色彩这一部分的知识亮点是“见线分色”和“借物想象” ,这也是其中的重点,在编辑过程中,作为这一册的核心加以突出。在加强孩子造型能力的同时,更注重给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更注重引导他们观察力的提升和观察方法的改变。这一观念和做法非常重要,不仅可以让孩子对身边的事物改变观察视角,形成独特的判断,使其在独特发现的创造性乐趣中,发现色彩的魅力;而且对他们以后学习素描的转折关系、认知三维空间及如何想象等,都有最初的启蒙作用。
16岁的唐晓冰的钢笔画
“创意素描”为下册,主要集中在素描的学习,特别是彩色素描的学习方面。分为六个内容:一、创意素描与传统素描,二、石膏素描,三、精细素描,四、创意素描的魅力,五、白描与黑白画,六、水彩与油画。创意素描的设立是让孩子们在提高造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想象和思维的能力。书中的每个课例都避免了通常教材书籍中常见的说教方式,而是通过大量画作的对比展示,让读者在脑海中产生更加形象的认识。虽然编辑组织这两块内容时这二者有一点点矛盾,学生们往往为了想象画面而忽略了素描关系,这也是为什么创意素描虽然很重要,但是在书籍的编排中,我们还是把它放在第四阶段,稍稍偏后一点再让读者接触的原因。想象不是完全空想,不是天马行空就可以,而是要插上基本的素描关系这一翅膀,之后才有能力呈现大胆想象创意得来的画面。
在这套书封面的设计上,我们延展了“昙花”这种短暂却绚丽的美,一幅幅孩子创作的彩色图画,拼出了一个“形与色”的世界;一幅幅精细的素描作品,拼出了一个“创意素描”的天地。封面的设计几乎是一气呵成的,最大程度地诠释了作者的初衷。特别是部分画面元素穿过字的设计,更增加了空间感和动感。色彩搭配的考量之外,对构图中的留白更是反复做细微调整,以求达到最佳效果。书名的选择,我们当初希望能用一个更形象的名字在读者心中留下印象,“昙花”两个字便跃入脑海。这是因为,在与程先生的探讨中,我被他身上那种“为艺术更为人生”的使命感所感染。诚如程先生所说:“人生的童年宛如盛开的昙花,那瞬间绽放的创意想象,如同雨后的彩虹和夜空的焰火,短暂却绚丽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