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的文化分析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陈连山 2019-04-24 17:02:41


寒食是禁火的结果 

寒食节起源于古代禁火、改火,但是为什么要禁火、改火呢?

《周礼·夏官·司爟氏》 :“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大火星出现) ,民咸从之。季秋纳火(大火星消失) ,民亦如之。时则施火令。凡祭祀,则祭爟。凡国失火,野焚莱,则有刑罚焉。 ”第一,改火是为了避免旧火使用过久导致疾病。第二是因为“出火” ——三月大火星即将出现。第三是防止失火。

防病和防火好理解,为什么大火星出现就要禁火呢?《后汉书·周举传》说:“举稍迁并州刺史。太原一郡,旧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莫敢烟爨。老少不堪,岁多死者。 ”唐代李贤注云:“龙星,木之位也,春见东方。心为大火,惧火之盛,故为之禁火。俗传云子推以此日被焚而禁火。 ”龙星,即东方七宿。大火星在其中的心宿。神灵不喜欢火所以禁火是民众的说法,防止天火和人间火导致火太大是知识分子的解说。

这些解释其实不能很好地说明何以太原的古俗要在冬季禁火、冬季寒食。日本学者中村乔认为既然寒食由山西发端,研究它的起源应该关注山西的习俗。他引用学者守屋美都雄的观点:战国末以后,“分野说”流行,把天界的星宿与地上的区域对应,山西是参星的分野,所以山西人把参星当作守护神。参星与商星(即大火星)是对立的,在天空的出现时间正好相反:参星八月出现,三月消失;商星三月出现,八月消失。因此,山西人在参星最盛的冬季,也是参星即将走下坡路的时候,灭掉人间的火(象征天上的商星) ,保护参星。

不过,由于古籍亡佚,最早记录中节日流行的地区未必就是起源地。值得注意的是,当这个节日不断发展,成为普遍节日的时候,时间就改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日了(曹操《明罚令》 ) ,也就没有分野观念和地方主义色彩了。

寒食节文化要素的深层结构分析 

结构主义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在《神话学:从蜂蜜到烟灰》中研究了寒食节。他把它与欧洲天主教国家春天举行的四旬斋、复活节仪式以及南美洲谢伦特人在旱季举行的一个仪式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

在他看来,这些仪式活动中有四个基本因素是反复出现的,所以这四种因素是仪式的结构成分。其中,中国寒食节仪式中包含四个结构成分:木铎、禁火、冷食、再取天火(阳燧取火。另一说法是钻木取火) 。欧洲的四旬斋、复活节仪式中也包含四个结构成分:木鼓、熄火、斋戒(更久的禁食) 、重新聚日生火(用水晶或玻璃聚日光生火) 。在南美洲谢伦特人仪式中也同样拥有这四种结构成分:熄火、斋戒(为期三周) 、重燃天火(爬到竿顶拿植物纤维向天求火,并点燃它,从而引燃地下各家之火) 。谢伦特人似乎缺少了相当于木铎的结构成分,但列维-斯特劳斯认为,谢伦特人相信在仪式结束时会有一种黄蜂飞来,发出“ken─ken─ken”的声音,并射出小箭让举行仪式者捡到,从而结束整个仪式,这就相当于木铎所起的作用。列维-斯特劳斯认为,以上三个相隔万里的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似绝不可能是文化传播所致,而是人类共同的思维结构模式造成的。

在这些仪式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熄灭旧火(地火)和重新点燃新火(天火) 。旧火的熄灭,代表着寒冷季节的结束;新火点燃,则标志着温暖的春季的开始(在南美洲是富于生机的雨季的开始) 。所以,这一熄一燃传达出季节交替的信息。旧火又是地面的火,新火则是从天上取来的火,这一熄一燃又传达出天与地对立的信息。熄火意味着不用火、吃生食;重新点火则意味着烧火吃熟食,实现人类文化。所以,这一熄一燃又传达出生与熟的对立,自然与文化的对立。

这些仪式中另一个重要活动是寒食、禁食和斋戒。这些都是实际生活的象征性表现。因为在举行这些仪式的时候,正是各地都处于日常食物短缺的时候,中国和欧洲的春季青黄不接,南美洲的旱季则没有多少食物可供采集,所以,中国的寒食、欧洲的禁食与南美洲的斋戒都象征着实际生活中的食物短缺。其中包含着稀少与丰盛的对立。寒食、禁食、斋戒象征着稀少、短缺,寒食、禁食、斋戒结束,则象征着丰盛的开始。这一组对立与传达季节变换的那一组对立相互呼应。而且,稀少与丰盛的对立还与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对立密切相关。稀少代表着人工的失败,这时只好禁食挨饿,或者生吃自然食物如蜂蜜、野果等,这样人就返回自然,而丰盛则是人工的成功。

仪式中第三个重要内容是其中的音响及其工具。木铎、木鼓敲打以后熄火,象征着黑暗。而重新点火时,欧洲的教堂还会敲钟以象征光明。所以,这些乐器传达出黑暗与光明的对立,同时也加强了自然与文化等对立结构的表达。

总结以上分析,这些仪式是共同的思维结构的产物,它们分别传达了彼此相通的信息:旱季与雨季,稀少与丰盛,禁火与用火,生食与熟食,自然与文化。

列维-斯特劳斯对于寒食节仪式的分析,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这一传统节日的意义。许多以前无法解释的问题,现在都可以解释了,例如寒食节举行时间问题。寒食节的举行时间在古代各地曾经是互不相同的,有的地方冬季进行,有的地方初夏进行,后来逐步统一为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前一天进行。季节变换是寒食节仪式中传达的最为重要的信息,而冬季的季节变化不明显,太原最适合举行寒食节仪式的时间应该是春季。

通过列维-斯特劳斯对寒食节内部结构的分析,可知古人的思维也是具有系统性的,是具有理性的。

寒食节仪式与介子推传说 

可惜的是,列维-斯特劳斯没有进一步分析寒食节仪式与介子推传说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人类学家李亦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使用结构主义分析方法研究中国神话与仪式关系的具体事例。在东汉以来的漫长历史过程中,寒食节仪式与介子推传说一直是联系在一起的。这两个本来彼此无关的事物为什么最终结合到一起来了呢?

介子推传说和寒食节仪式都包含着“火”的母题,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介子推传说与寒食节仪式之间存在着相互对应的思维逻辑。介子推的传说具有极其明显的二元对立结构,而且与寒食节仪式所具有的二元对立结构相互一致。在传说中,晋文公焚山烧死介子推,后来又为纪念他而禁止用火。虽然这里禁火与点火的含义不是直接象征季节的变化,而只是表达晋文公的失误与悔恨;但是其中禁火与点火的对立结构却是十分明显的。除此以外,介子推传说还从人物关系方面的深层的二元对立结构进一步强化了寒食节仪式所具有的自然与文化相对立的信息。李亦园按照列维-斯特劳斯分析俄狄浦斯神话的方法来分析介子推与晋文公在这个传说中的彼此关系,发现了其中同样包含着“高估的人际关系”和“低估的人际关系”这样一组二元对立的存在。按照《琴操》的叙述,在流亡过程中,介子推割下自己腕部和大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充饥,这种做法大大超出了一般君臣关系的亲密程度。所以,这种行为属于“高估的人际关系” 。晋文公复国以后却丝毫也没有酬报介子推,寡恩少报,甚至放火烧山,烧死介子推。这种做法当然也是不合人情的。所以,这种行为属于“低估的人际关系” 。那么,介子推与晋文公的关系中实际隐含着“高估的人际关系”与“低估的人际关系”之间的对立。这种“高估的人际关系”显示出忠君的道德修养,“低估的人际关系”显示出人的自然本能。所以,这组“高估的人际关系”和“低估的人际关系”之间的二元对立隐含着自然与文化的对立。

因此,李亦园先生说:“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思维结构的相似性,所以介子推的传说才被选择用来支持寒食的仪式。 ”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