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戏曲发展的叩问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萧忠伟 2019-03-23 21:43:40

初春三月,春光正好,万物复苏,回想自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已将近五个年头。如今,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地方戏曲的保护力度逐年加大,由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开始,各地相继制定了保护地方戏曲的政策措施,如雨后春笋,全面铺开,并得到较好地贯彻和落实。地方戏曲的生存环境真真正正得到了改善,但生存环境的改善不等于生存能力的增强。在新的时代,地方戏曲的全面复苏与觉醒,仍旧面临诸多问题,在国家文化扶贫的政策支持之下,地方戏曲还必须激发自身的“造血”功能,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地方戏曲发展的良性循环。

辽剧《龙凤镜》剧照

地方戏曲的传承要树立品牌意识

每一个拥有地方戏曲剧种的地区,都应注重对所辖地方戏曲剧种的品牌打造。不可否认,树立这样的地方戏曲品牌需要好的戏曲作品和优秀的代表人物来体现,但首要的是我们从事地方戏曲保护的人要有这样的品牌意识。同理,发展辽剧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决策思维问题。有人也提出辽剧为何不能像吉剧、龙江剧那样有十几个剧团,出现几个全国知名的有影响的表演艺术家。其实,吉剧和龙江剧能够达到今天的地步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过半个世纪的创建,才成为具有鲜明剧种个性、成熟的表演形态、完整曲牌唱腔的比较活跃的地方戏曲剧种。从中我们也不难找出其成功的经验:首先是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细致、周密又富有针对性的戏曲品牌发展规划密不可分;其次,把剧种品牌建设与精品剧目的打造相结合;最后,剧团人才的培养与剧目生产相结合。辽剧的发展就要遵循这样的路子,把辽剧看成是辽宁整体文化精神的重要代表和鲜明地域文化的一个缩影,像吉剧和龙江剧一样,认准方向,一心要把辽剧打造成辽宁省文化的品牌和标识,以此在全国众多地域文化中增加辽宁地域文化的可识别性。

不能低估文化艺术品牌的“蝴蝶效应” ,这样的影响必然带动其他地方戏曲品种的自我修复,并走向自身地域特色的重建。某个地区的文化个性,可以说就是它的地方戏曲的个性,天然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才使这个地区的文化具有了可识别性。因此,是否能打造出代表某个地域文化的相对成熟和被广泛认知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品牌,反映了这个地区整体文化的发展水平。因此,地方戏曲建设有必要将其纳入当地的文化发展战略之中,作为当地整体文化格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支持戏曲剧种拓展内部的生存空间,积极为其搭建对外文化艺术交流的展演平台,不断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其不仅成为地方戏曲品牌,而且更成为全国知名的戏曲品牌。

做好戏曲教育培养专业优秀人才

戏要靠人来演,地方戏曲的发展关键点也在人。人才的“断层” ,已成为制约当下地方戏曲发展的最直接因素。拥有一支专业稳定的人才队伍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有人才有戏,有杰出的人才,才有优秀的剧目,才会有戏曲的发展。因此,一支由编剧、作曲、演员所组成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必定会涌现出尖子人才和叫好又叫座的剧目,这是一个地方戏曲发展壮大的前提条件。

辽剧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影调戏阶段,正是因为有曹汀、王信威等众多专家的参与,才把辽剧塑造成一个新兴的地方剧种。此外,上世纪九十年代营口戏校毕业的辽剧专业班学员也成为日后辽剧发展的中坚力量,辽剧也正因有了这些接续的人才队伍,才能发展到今天。可今天不是剧种发展的终点,要想把辽剧打造成一个具有更高艺术水准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剧种,走上更高的发展平台,辽剧就离不开一批一批专业优秀的人才,但辽剧恰恰存在着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的生存窘境,因此培养辽剧人才也是化解当前人才断档危机、振兴辽宁剧的最重要手段。现有的辽剧团不能再吃老本,已出现演员老化、行当不全等发展病态。辽剧发展的迟滞不仅影响了辽剧整体艺术水平的提升,也错失了精品剧目的锻造和优秀人才的持续涌现。因此,应该抓紧辽剧人才的全方位培养,包括表演、导演、编剧、音乐创腔、表演身段、舞美设计等方面,都需要我们积极主动地搞好这些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尝试借助高校教育平台,落实辽剧人才培养。可效仿当年营口戏校全行当招收辽剧学员的成功模式,借助大中专院校的师资力量,定向培养辽剧专业的音乐及表演人才,毕业后可以分配到戏曲研究单位或省地方戏曲院团。对地方戏曲院团现有的青年人才可以采取拜师学艺、到高等学府进修等手段,提高他们的戏曲专业技能,从中选出优秀者对其加强辽剧的定向培养。也可以破格引进音乐创腔及编剧人才,补充进辽剧院团。

地方戏曲和京剧、评剧等大戏一样也是属于“角儿”的艺术。一个地方剧种如果能有一两个知名的“角儿” ,那么对于这个剧种而言就具有非常大的宣传和推广作用。东北的龙江剧就有白淑贤,她的精品剧目“三部曲” ( 《双锁山》 《荒唐宝玉》 《木兰传奇》 )不仅形成了自身表演艺术的“白派风格” ,也奠定了龙江剧在全国地方戏曲中的重要地位。能够在大戏中担任主角,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表演人才,是地方戏曲长久发展的重要保障。每个地方戏曲剧种要想传承下去,就要培养自己的名家名角儿,应支持和鼓励那些底子好的演员,多走出去开眼界,拜名师学才艺,只有培养出戏曲剧种自身的领军人物,才会把其带到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之上,才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去追随,并成为忠实的拥趸。

扶持专业与民间的地方戏曲院团发展

专业和独立的地方戏曲院团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能够传承与发展的有效载体,稳定的良性发展的戏曲院团也是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突破发展困局的主角。组建省直辽剧团的呼声一直很高,毕竟在1966年曾组建过辽宁省实验剧团,尽管在1985年被撤销了,当时这样的一个辽剧团确实对辽剧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今天辽剧所处的低谷是因为没有成立省直辽剧团吗?显然不是。诚然,成立省直辽剧团对辽剧今后的发展大有裨益,但却不是决定性的。以吉剧为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中期吉剧兴盛之时最多有十六个吉剧团,之后由于戏剧演出市场的恶化,吉剧团的数量严重萎缩,如今只剩下省吉剧团一支,有些孤掌难鸣,吉剧在当下的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这里并不否定吉剧已取得的成就,只是作为一种现象提出,其实吉剧人自己也意识到存在的隐患。“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 ,真正的辽剧发展,应该是“群团并起” ,我们在设想成立省直院团的同时,一定不能忽视民间辽剧团的培养,只有各地方多个辽剧团的兴起,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逐步形成辽剧发展的“群雄现象” 。

发展辽剧绝不仅仅是靠两个县级辽剧团或者是设想中成立的一个省直辽剧团,就能担负起这沉重的历史重任,它需要的是专业的和民间的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汇聚。辽剧目前只由瓦房店和盖州两个县级剧团来承担,明显难以胜任。在尝试整合大连、营口、朝阳等市的辽剧资源,恢复成立省直辽剧团的同时,也可把现有的县级剧团升格为市级院团,加大扶持力度。此外,按照《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的要求,应积极申报并争取辽剧团入围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争取有关部门对辽剧团和剧目创作的扶持。此外,鼓励多种体制的辽剧表演团体共同发展,扶持辽剧表演团体开展的送戏下乡演出活动。同时,在辽宁省文化惠民工程中,采取“政府购买、院团演出、群众受益”的方式,不断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增加辽剧演出场次,切实提高辽剧表演团体的演出收入。

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一部优秀的戏曲剧目,会无形中延长一个剧种生存的根脉,会让更多的人因为一部戏而记住了一个剧种,这就是精品的影响力。以辽剧为例,在其发展史中也不乏众多精品剧目,这些优秀的传统与现代剧目,使辽剧在每个发展阶段都富有质感,让人印象深刻,也正是这些优秀的剧目把辽剧勾连成一个立体的、具有可识别性的辽宁地方戏曲剧种。然而,新时期以来辽剧的精品剧目却很少,产出很困难,这里有外界因素及剧团生存局限所致,但从辽剧自身来讲,应该是在如何打造精品剧目上有些迷失。

其实,打造精品剧目涉及到的无外乎是如何继承和怎样创新的问题。首先是继承。继承什么?当然是继承优秀传统剧目。对于那些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而言,保留下来的传统剧目,都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排演的。辽剧优秀的传统剧目是离辽剧母体辽南影调戏最为接近的一批剧目,在唱腔音乐、剧目文本和程式表演上都体现着辽剧的本源辽南影调戏和皮影戏的特色,也是辽剧地域风格最直接、最集中、最深刻的体现。复排、打磨辽剧的传统剧目,并使其成为精品剧目,既是对这些剧目的继承,也是对辽剧传统的继承。地方戏曲的传承应以传统精品剧目作为基础和范本,去精雕细刻,演员通过学习传统剧目的戏曲程式动作打好基本功,不断加强戏曲自身独特的唱腔训练,从而有效提升演员的艺术素养和舞台表演的技巧。其次是创新,是敢于突破传统的创新。传统剧目出精品,现代剧目也要出精品。怎样出?剧作者创作的方向和态度决定了是否能出精品。辽剧反映现实题材的优秀剧目,如《加林与巧珍》 《姜云胜》 《潮满月圆》 《月在别时圆》等等,之所以在当时产生轰动效应,它们又有哪一部不是因为贴近时代、贴近真实的生活,从而与那个时代的观众产生了心灵的共鸣?

我们要关注现实主义题材的地方戏曲剧目创作,作者要积极主动地去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放低身段,发掘出社会底层的人性光亮,作品中注入鲜活的新时代气息,以悲悯的情怀对当下的现实生活给予自觉地观照。打造这样的戏曲精品必定是继承自身优秀传统基础之上的大胆创新,优美的唱腔音乐、富有特色的地域语言,并融进新的思想、新的想法、新的艺术灵感,才会具有令人回味的审美价值体验,也必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上展现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此外,我们要注意对戏曲精品剧目实践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好的剧目不能演出获奖之后就搁置不理,尤其是那些新兴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在艺术实践方面的经验累积就很重要,好的剧目需要经过一次次的实践打磨,才能最终成为精品。地方戏曲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应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剧目生产创作,努力打造出“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剧目,去占领文化市场,去占领主流文化阵地,把它奉献给我们的人民。

“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 。地方戏曲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它来自民间,属于人民,它的根脉只有深植于人民的沃土之中,才会有生命力。它从孕育到形成再到今后逐步走向成熟,必然经历漫长的曲折发展进程,我们应给予它更大的关心与扶持,让地方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 ,成为能够代表一方文化印记的民族传统文化符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作为地方戏曲工作者,我们应担当起地方戏曲在新时代复兴与传承的重任,抓住机遇,满怀信心去迎接属于地方戏曲更加美好的春天。

(作者为辽宁省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