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风琴作品以文化融合抚慰心灵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 怡梦 2019-03-12 17:51:17

管风琴演奏家沈凡秀介绍,作曲家叶小钢曾为国家大剧院开幕音乐会创作管风琴作品,作曲家关峡也曾在《大地安魂曲》中以羌笛和管风琴合作为作品收尾,除此之外,中国的管风琴作品屈指可数。

管风琴、编钟、木琴、竹风铃、鼓、手碟,藏族、维吾尔族原生态人声和美声吟唱,多种新鲜、奇特的音色有机组合、交错呈现,为听者带来遥远、陌生、优美的听觉体验……由国家大剧院“走进唱片里的世界” 、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音乐学院管风琴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大型管风琴作品《拂云鸣钟》分享会日前举行。百余名音乐爱好者欣赏了中唱录制发行的《拂云鸣钟》四个乐章,并聆听了创作者张旭儒、朱磊、杨茹文的心声。

大型管风琴作品《拂云鸣钟》排练现场

多层键盘、众多音管与音栓、复杂的地声原理和操作技术,管风琴作为“西方古典乐器之王”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巴赫等许多举世闻名的音乐家都曾在教堂供职、弹奏管风琴,欧洲古典音乐早期的形成、发展与之密不可分。中国音乐研究者、爱好者对管风琴的认知、欣赏尽管刚起步,但由于中国管风琴作品的创作,也具有了普及和深入的契机。

“管风琴作品太难写了,它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乐器。 ” 《拂云鸣钟》的作曲之一、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张旭儒谈道,创作这部音乐作品的初衷是为国内的管风琴教学体系的建立积累实践经验,“像样的中国管风琴作品太少了” 。张旭儒听了国外演奏家的管风琴作品,起初觉得并不好听,直到现场聆听之后才深深地感到震撼,“这种听觉认知和宗教有关,中国没有这样的欣赏土壤,但作为一种音乐风格来陶冶人们的情操是完全可行的。 ”

“云和钟是两个相对的哲学概念,‘云’代表不确定的因素,‘钟’代表确定的因素。 ”张旭儒认为,当今社会,人们最大的困惑、焦虑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不确定是生存的一个方面,他希望以作品抚慰人们的内心,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方式去面对种种不确定。

“当今中国与世界文化深度交融,我们为了更好地和世界对话,对管风琴这种乐器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应该有所了解。 ”担任《拂云鸣钟》管风琴演奏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朱磊表示,这部作品的创作关键词是“融合” ,在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下展开思索。“我们到泉州采风,感觉到那里是真正的世界文化交融之地,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仅在泉州这个地方并存,而且呈现出你中有我的形态,一些佛教的寺庙里还存在着伊斯兰教的文化痕迹,一些建筑的石梁、牌匾等不同结构组成都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在这种交融的文化氛围中,我们的创作方向得到了一种历史的确认。 ”

众多打击乐的协奏,为《拂云鸣钟》带来复合的音色、节奏,担任指挥和打击乐演奏的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杨茹文介绍,与管风琴合奏,在排练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也受到了不少启发。“一般的作品,打击乐协奏主要是看其他演奏者的动作,听乐器的声音,把我们的乐器穿插进去,管风琴有延音,你很难通过数拍子,在它的声音里找到那个可以插入的点。 ”

“管风琴的延音有一秒多,按一般的方式去演奏打击乐的话,就全部延迟了,比如一个十六分音符,你弹到第三个音的时候,才能听到第一个音发出来。 ”朱磊打比方说,“就好像天坛的回音壁,你拍一下手,过一会回音壁返回给你一个声音,那就是聆听管风琴音乐的现场感受。 ”

“我们在管风琴延音的绵长气息中,找到打击乐的点,和管风琴形成纵横,还要让多部打击乐形成自己的线,和管风琴构成复调。 ”杨茹文说,这样的合作让他们对室内乐、重奏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打击乐协奏中,演奏者不只是看乐谱,还要聆听,更好地融入音乐。

《拂云鸣钟》是中唱出版的首张大型管风琴作品专辑,专辑作为2018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资助项目,同时入选中国唱片集团有限公司立项的“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当代优秀音乐家系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