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中的感情投射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徐燕 2019-03-08 19:44:28


徐燕作品

近年来,我在书法上用功较多的是两种书体,一种是草书,一种是小楷。看起来,这是两种相去很远的书体,可以说是两个极端:草书恣肆开阖,跳荡变化,而小楷则要求笔画精到,气息雅静。但我认为这是两种可以互补的书体,小楷笔法的精到可以让草书避免荒率,草书的流转跳跃可以使小楷避免呆板。

不管哪种书体,创作时必须投注书写者的感情。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激情催化下的产物,与别的艺术门类相比,书法作品相对比较抽象,一般来说,书写者的感情很难被解读,不过,成功的书作都能细微地展示出书写者的感情投射。历史上顶级的书法作品,其蕴含的感情相当明显——人们可以从王羲之《兰亭序》中感受到其书写时的愉悦流畅;从颜真卿《祭侄文稿》中见到其书写状态的变化,字迹从行书逐渐转为行草,速度越来越快,感情也越来越悲愤;在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中,同样可以见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带有感情的书写才能打动人,否则就是账房先生的机械书写。

创作时的激情如何转化为作品中可以看得见的感情脉络,是很多书法家都在探索的问题。比如,现在有些人在书写前或书写中喜欢大喊大叫,或者手舞足蹈。我不怀疑这些书写者可能确实有一股笔墨不够表现只能以其他辅助手段一起展示的创作激情,这种做法无可厚非。其实,唐代草书大家张旭早就“玩”过了,他在创作前常常大喊大叫,创作中甚至以头濡墨。张旭取得了成功,现在人们仍然可以从他狂放不羁的作品中感知其创作时的感情投射。因此我认为,书法创作中的感情倾注和投射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但最终作品是否精彩、是不是能够让人感知书写者的情感状态,还是需要以作品本身说话。

草书创作必须投入充沛的创作激情,这大概没有异议。不过,书写者并不是随时可以调集激情。但是,平时多读帖、多临写,细致地发现古人法帖中极细微的妙处是一种极好的学草方式,因为这种方式其实是一个积聚书写冲动的过程,就像文学创作中灵感的孕育,等到有了强烈的书写冲动后再落笔,作品呈现的面貌就会更胜一筹。

这些年在草书上,我偏爱徐渭,徐渭书法中情感的张力尤其丰富。不过徐渭留下来的草书作品很少,我除了临写他的草书,也临他的行书和行草书,从各种书体中体会徐渭的用笔。在临写过程中,我时时能感觉其情感变化。抽象的书法能以这种带有丰富情感的笔法写出来,真是了不起。当然,我学习草书不仅限于徐渭,还有很多。所有古代草书大家无不在提醒我:草书不能没有激情。我写草书前,先是无数遍地读帖、临写,然后静静等待书写冲动到来的那一刻。

讲究笔法精到的小楷也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流动吗?孙过庭在《书谱》中早就说过:“王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寰奇, 《黄庭经》则怡怿虚无。 ”孙过庭告诉我们的是,内容不同,书写者的精神状态和情感投射就不同。这几年,我临写最多的是钟繇的小楷,传世的钟繇小楷法帖,每一种都有不同的风姿,也能见出他书写时的状态变化。我在写小楷时,也希望能根据书写内容的不同,传递不同的感情色彩。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