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的终极追问——读陈为人《撇捺人生王秀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刘媛媛 2019-01-18 23:06:53

在开完陈为人《撇捺人生王秀春》新书首发会后,给作者发了一条微信,大意是作者近年新作迭出,让我想到一句古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撇捺人生王秀春》,真不是一部寻常的人物传记。不寻常不是因为它写的是名人大腕,也不是传主有波澜壮阔不同寻常的人生。它的不寻常在于,它突破了人物传记某些禁忌,在人物记述上不像是为人物“立传” ,倒更像是与人物一起,追溯人这一生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起作用的内因与外因,破解命运之谜。王秀春老先生在对作者自陈想写传记的心理时这样说:“过年就七十七奔八十去了,总觉得应该有个总结。一个人一晃活了几十年,暗淡过,灰头土脸过,辉煌过,人模人样过,人们是怎么看你的?……我得捋清楚到底我这个人是怎么回事儿,他的主流是啥,支流又是个啥……想知道一个真实的自己。”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一个将近耄耋的人,居然还如此执着于对自我的认识,那么,他的困惑一定不是来自对自我的认不清,而是对命运的不认同,对自我境遇的不甘。也正是因为传主这样的需求,促成了这部传记最突出的记述特点,作者在写这个人物的时候,并不是单纯地对其一生经历事迹进行回顾总结,而是从他的人生境遇中探寻因果,又在因果中解析人物内在心理精神特质,思索人在个体与群体、自我与他人等诸多关系中的被动与主动,探索人物个性与命运的关系,从而通过一个普通但又独特的人物的人生经历,为读者展示多层面的交叉思考,试图完成一个终极追问:人,到底是什么?正如作者开篇所言,“书写一个人的传记,即是从茫茫人海中挖掘一张‘寻人启事’”。这个“寻人启事”的定位,表明了作者对人物传记的理解,也奠定了本书的调性。


众所周知人物传记基本的要素就是要真实、客观,写出传主的性格特质与精神风貌。这需要作者要有足够的理性与置身其外的距离视角,于是,摆在作者陈为人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突破人物传记的一个大忌:为一位健在的自己熟悉的老友立传,这就容易造成写作视角上先天无法克服的“近视”,还有主观情感的倾向性。其次,传主王秀春,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在山西乃至全国堪称有成就有贡献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很多优秀作品并获得过很多奖项,在曲艺艺术较为沉寂的状况下,其艺术价值、贡献、地位的定位,如何把握。第三,采用什么样的形式,确立人物与写作者在作品中的对应关系,让读者信服。

令人佩服的是,陈为人非常到位地处理好了上述矛盾,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活生生的令人难忘的人物,让我们了解到一个出色的曲艺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他发掘出人物闪光的内在精神气质,又毫不手软地写出他性格上人格里的不足。作者与传主近距离的“缺陷”,被巧妙地化解为优势,有效利用这种特殊身份参与其中,让叙述变得亲切富有现场感,有力地增强了内容的生动可信。书中大量的细节描写、共同熟悉朋友的谈话、传主笔记的插入,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在名与利、真实与虚伪、艺术与生活中矛盾、纠结的复杂的艺术家形象。全书基本上按照事业生活两条线进行,事业上的鲜花掌声与生活的琐碎黯淡,构成传主令人唏嘘的生命历程,同时折射出时代风云变幻对主人公命运的影响。

王秀春是一位颇有天赋的曲艺家,作者用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描写王秀春天生的幽默机智。他是一个普通工人,却有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天赋加上自身的努力,使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他创作的《十里钢城尽朝晖》红遍三晋大地,还创造性地用数来宝等形式塑造先进英雄人物,多次在国家级、省部级调演(或者大赛)中获奖,他创作的近百件曲艺作品在《曲艺》《工人日报》《山西日报》等多种报纸杂志发表。连太钢的领导都说:“王秀春的一段快板,比我的一场报告还管用。”其当时的影响可见一斑。作者在传记里多处引用人物的语言和笔记,向读者展示这位老艺术家的心声:“这些作品都是我脑浆的结晶,又不是烩出来的老豆腐。我还有啥呀,我做出的牺牲够多,如果这些都得不到承认,我就一无所有了……”作者非常理解传主的想法,“他不甘寂寞不甘坠落,他承受不了‘生命中之轻’,希望有人为他一生的成败得失做一个剖析、总结”。

书中最出彩最令人难忘的是对王秀春婚姻生活的真实呈现。事业上先辉煌后沉寂固然是传主最大的心结,然而现实生活的极度不如意,也是王秀春对自我人生产生幻灭感的根源。王秀春一表人才又成名很早,坊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桃色传言,甚至被误解为是妻子患上精神病的主因,实际的情况却是,王秀春的妻子本身就有病根,加上“文革”时受到刺激,便形成了阵发性的精神病。王秀春常年照顾患病的妻子,一日三餐顿顿不落地为妻子做饭,甚至在演出中也被找回来。应该说这样的家庭隐私如果处理不好,会给当事人造成误解。但是,陈为人将这样一个可以回避又可以大做文章的人物经历做了最真实最妥帖的处理,他还原了王秀春从恋爱到结婚的真实心路,在这个过程中人物性格中的软弱犹疑善于妥协等缺点显露无遗。他以一个传记作者的立场和老朋友的坦诚,向传主发问最敏感的情感问题,从而为传主洗清了不白之冤,让我们看到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丈夫。但是,作者并没有将他夸耀成感动中国式的道德标兵,而是将人物真实心理层层剥开。

读罢此书,没有“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释然,却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百味杂陈。两位历尽沧桑的老友,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回望人生,其沉甸甸的人生感悟真不是“人情练达即文章”那么轻松。作者题目的灵感来自一副对联“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能捺住即成名”,并由此生发出许多“撇捺人生”的感慨作为全书的画龙点睛之笔。书中的许多议论并不是针对传主,而是对人生的感悟。传主对自我人生的追问和作者对人生的洞察,构成了本书耐人寻味的特殊风景,让读者不仅了解了一个人,更在掩卷之余,对人生的终极意义产生追问和思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