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远去的牧歌》:奏响新时代的现代牧歌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张凡 宋园园 2018-12-22 21:34:11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意义上“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族牧民逐渐适应了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节奏,开始反思与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为了更好地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他们响应党的“定居兴牧”的政策,慢慢告别草原,走出大山,一步步迈进稳定而充满幸福感的美好生活,而这些,正是电影《远去的牧歌》所呈现给观众们最直观、最深刻的印象。影片《远去的牧歌》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个牧人家庭为线索展开叙事,通过现场记录这种呈现方式,将哈萨克族牧民一年四季的几次“转场”的过程记录下来,而这其中尽显了四十年来哈萨克族牧人的生产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

电影《远去的牧歌》剧照

很大程度上,哈萨克族牧民的季节性“转场”再现了人与自然之间既矛盾又彼此依赖的复杂关系:一方面为了生活下去,哈萨克族牧民“靠山吃山”而不断地去开发、利用草原,但同样为了更长久地生存下去,他们又自觉地保护起大草原来。简而言之,哈萨克族牧民传统上的“转场”在于寻求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平衡、一种可持续的未来。显而易见的是,近些年随着草原人口、尤其牲畜数量的急速增加,现有的草原越来越不堪重负,其所造成生态问题越发凸显。换言之,这种意义上的“平衡”面临被打破的危险。基于这样的背景和需要,国家出台了“定居兴牧”政策,旨在尽可能地维持现有草原里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保护牧民们的生存生活环境。影片中胡玛尔老人所担忧的:树没了鸟就不来了,鸟不来蝗虫就多了,蝗虫多了草就没了,草没了羊吃什么?可见老人心中那份难以释怀的生存焦虑。

随着现代化进程对草原世界的介入越来越深,老一辈牧人们要离开承载他们生命记忆和人生感情的大草原,而他们面临的这种“改变” ,几近打破原先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这不啻于一种历史变迁或现代“转型” 。而突破传统的现代“转型”过程中当然会有些不适应或者阵痛,影片《远去的牧歌》记录的正是这种“转型”过程中老一辈哈萨克族牧民内心深处的担忧与不安,而这也是无法避免的。可以说,不论在情感上,还是在习惯上,对草原难以割舍是那些一辈子没离开过草原、生命早已与草原合而为一的如胡玛尔老人一般的牧民们,他们草原人生的日积月累造就了对草原生活的沉淀与不舍,他们内心深处的那般坚毅与隐忍也都是在草原上磨练出来的。

当然,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推进,更少不了商品经济对草原的深度介入;换言之,商品经济对草原传统生产生活形成的冲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颠覆性的。除了家用电器业已步入牧民生活的日常之外,影响最为深刻的便是互联网和手机,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上的牧人们同样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而这对于长期生活在传统草原环境中的老牧民来说,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影片中胡玛尔老人对于“如今喝一杯马奶子也要钱”充满困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商品经济对草原牧民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影响,而这过程则伴随着牧民日常生活和商品经济从最初的不适应到观念理念的深刻变化。概而言之,商品经济对牧民们这种潜移默化的细微影响,使得哈萨克族牧人对于传统草原生产生活方式的依附性渐渐变弱,同时也为开启另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了外在的适应氛围。

作家沙汀曾在个人创作谈中言及:“故事好编,零件难找。”“零件者,细节也。”影片《远去的牧歌》正是从众多细节着手,现场记录了哈萨克族牧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那些细微的改变。纵览整部影片,最为动人之处在于它为观众们有力地呈现出哈萨克族草原人生活的一个个细节:羊、牛、马、骆驼、燕子、鹰等日常,还有悬崖峭壁、狂风暴雪、河流草原等风貌,尤其对“搬移燕子窝”这一细节的刻画,再现了哈萨克族牧民们淳朴而善良的精神品质,从中可见草原人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之情,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热情与真挚,无论过去放牧,还是今后定居,草原人都将会生活的更加充实而美好。

如前所述,传统“牧歌”的远去,并不代表哈萨克族牧人们的草原精神也随之“远去” ,他们在草原世界里形成的不畏艰难、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生命精神依然故我,而这对于开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来说,同样是极其宝贵而深沉的精神财富。或许在将来,人们只能凭借影像资料或文献才能看到感受到草原牧人这古老而又淳朴的生产生活方式,但千百年来沉淀在哈萨克族牧人身上那种精神却会被一代代年轻的草原人传承下去。正是时代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年轻的牧民一代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与空间,草原世界里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年轻的草原人选择安定下来,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年轻一代生根发芽。

更为关键的是,伴随社会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国家对边疆地区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投入逐步加大,哈萨克族牧民的子孙们大多数进入学校、接受现代教育,其中很多孩子考上了大学,新一代草原人过起了与祖辈父辈不一样的生活与人生。影片中“秋(2010年代中期)” ,展现的是年轻一代草原人博兰古丽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带领家乡人脱贫致富的故事。而作为草原的女儿,博兰古丽深知草原牧人日常的艰辛与不易,而曾走出大山、接受过现代教育的她,同样体验并见识过大山之外的、与草原世界不一样的现代生活。可以说,博兰古丽既有对草原人传统生活方式的感同身受,又有着对现代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期待,于是她借助自身独特的优势带领牧人们迁往牧民新村生活。而在牧民新村里,家家户户水电暖配备齐全,医院、学校、幼儿园等设施齐备,柏油马路平坦宽阔,汽车装载羊群牛马节省人力提高效率,再加上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集中畜牧养殖既减少了死亡率,也提高了产量……

由天山电影制片厂精心打造的电影《远去的牧歌》,通过对哈萨克族传统“转场”的抢救性记录拍摄,以小见大讲述了发生在中国大地上草原人的当代故事,加之散文化的语言、诗意般的画面,立体呈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哈萨克族牧人们在生产生活上发生的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的机遇与发展,传统的草原生活业已无法满足年轻一代草原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而正是在国家“定居兴牧”政策的鼓舞下,年轻一代的草原人有序开展脱贫定居工程,传统意义上的“转场”渐渐远去,走进新时代的现代牧歌已经奏响。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