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前行铸辉煌 绿色南平谱新篇——南平改革开放40年发展成就综述
大武夷新闻网 2018-12-17 10:38:28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40年来,南平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农村、财税、社会保障等一系列体制改革的促进带动下,经济实力稳步提升、市场发展生机勃勃、城乡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效,也掀开了崭新的历史篇章。

一、综合实力持续跃升,城乡发展更加和谐

(一)GDP总量不断扩大。改革开放40年,闽北GDP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速达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不断跃升,1978年只有8.77亿元,之后连续跨越,1980年上升到10亿元,1994年上升到100亿元,2008年超过500亿元,2013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17年达到1626.10亿元,闽北地区生产总值40年增长近185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78年的359元到2017年的60903元,40年间增长了168.6倍,实现年均9.7%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日均GDP也由1978年的240万元提高至2017年的44551万元,增长了185倍。

(二)财政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南平市公共财政收入仅为1.31亿元,经过40年发展,2017年达到129.84亿元,收入总量增加98倍,实现年均增长13.1%。财政收入不断提升,公共财政收入分别于1995年突破10亿元、2009年突破50亿元、2013年突破100亿。地方可用财力不断增加,2017年南平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为87.08亿元,是1995年(从1995年起开始统计地方级财政收支科目)的10.7倍,年均增长12.9%;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也从1995年的0.03万元提高至2017年的0.48万元,增长16倍。财政支出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63亿元增加至283.64亿元,并逐步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倾斜,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约30%提高至2017年的40%。

(三)市场主体释放活力。2017年末,全市实有法人单位及产业活动近6万户,约是2013年末(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的2倍、2008年末(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3倍、2003年末(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4倍。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有力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特别是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极大地释放和激发了市场活力,闽北各类市场主体迅猛发展,市场活跃度不断增强。仅2017年,南平共新登记市场主体3.78万户,新设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1310户;上规模的企业达到2491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99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61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207家。

(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改革开放40年是南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的4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2017年,南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070元,是1984年507元的59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58元,是1984年355元的41倍;职工平均工资为66656元,比1978年的602元增长了110倍。城乡居民存款也不断增加,1978年末,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0.5亿元、人均20元,2017年末分别上升至943亿元和35197元,分别增长了1905倍和1760倍。居民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在“衣食”方面的消费也经历了由少到多再向好的转变,冰箱、洗衣机、手机、空调、电脑等耐用消费品逐步向普通家庭普及。2017年,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增加至96、98、160台。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住房面积从1993年(自1993年开始统计)的7.3平方米/人提高到40.75平方米/人,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从1983年的17.86平方米/人提高到62.72平方米/人。

(五)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闽北的交通、电网、通讯基础设施不断突破,已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话,供电到位率100%。交通基础设施不断优化。目前全境共有机场1个、高速公路9条、铁路3条,另有2条高速、2条铁路在建,武夷山新机场也在规划建设。2017年公路通车里程15813公里,居全省第二,是1978年的5581公里的近3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7年通车里程达979公里,为全省第一;2015年合福高铁开通,闽北高铁实现“零”的突破,也使福建成为全国第一个全部地级市通车的省;2017年航道里程达669.6公里,航运条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可通航20吨级船舶增长到500吨级。电网建设有序推进。电网规模、结构、布局不断升级。至2017年底,全市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15座、110千伏变电站54座、35千伏变电站105座、10千伏公用配变13824台。改革开放后,南平在已建成11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的基础上,2009年首座500千伏变电所的投入使用,实现了220千伏网架结构向500千伏网架的跨越。首座110千伏智能变电站、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均于2013年建成投产。通讯建设稳步提升。2017年底,全市共有物理基站站址约9350个;移动电话用户数259.88万户,其中3G及以上用户达193.66万户,分别占常住人口的97.0%和72.3%;互联网用户数80.02万户,比10年前增长了5.58倍;固定电话用户数42.41万户。电脑、手机已成为极为普遍的通讯工具。

(六)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平市牢牢抓住库区建设和1988年、1994年、2014年三次地区搬迁的契机,加快旧城改造步伐,逐步向规范化、现代化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46.2%提升到2017年的55.8%,提高了9.6个百分点。1984年,南平地区率先在全省完成城市总体规划编制。1994年南平撤地改市,中心城区由建阳迁移至延平区,随着玉屏桥、剑州大桥、闽江大桥等先后竣工,中心城区的交通辐射进一步扩大。此外,建阳和武夷新区加快同城化发展,邵武、武夷山积极打造闽赣周边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瓯、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等县市城区扩张、人口聚集互动融合步伐加快,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南平市结合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水美城市”建设理念,打造宜居宜业家园。同时,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力度,打造一批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示范点,突出闽北特色风貌,使美丽的南平大地显山露水、留住乡愁。

(七)经济开放水平持续提升。40年来,闽北始终坚持对外开放,拓展经贸合作与扩大文化交流相结合,外商投资企业从1980年(1980年开始统计)的1家增加到2017年的10家,实际利用外资从5万美元到2.34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从的45万美元增加到2.30亿美元。1995年首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正大集团有限公司)参与合资设厂;2015年,由美国KKR集团战略投资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募集资金24.37亿元,持股18.0%,是单笔投资最大外资项目。近年来,通过举办“5.13”武夷山国际旅游洽谈会、参加“9.8”厦门国际投资洽谈会和“6.18”海峡论坛等活动,赴美国、加拿大以及香港、澳门、深圳、杭州等地开展招商,推行招商专员制度,采取“一把手”招商、产业链招商、第三方招商和以商引商等方式,加大项目的对接和引进力度。2017年,南平共引进370个总投资超亿元项目。

(八)生态环境日益优美。改革开放以来,南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道路,先后获得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田园综合体国家级示范点等国家级绿色“金牌”。近年来,通过开展水污染、畜禽养殖业污染、大气污染等方面的整治和治理,生态质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保持全国全省领先。2017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7.35%,居全省第二位;活立木蓄积量1.65亿立方米,居全省第一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7%;主要流域水质功能优良比例达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单位GDP能耗下降4.11%,提前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结构更加协调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优

40年来,南平的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产业结构逐步从1978年的38.5:37.3:24.2调整为2017年20.2:43.0:36.8。改革开放初期,南平是全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老工业基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据主要份额。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沿海城市的区域优势逐渐显现,闽北经济发展逐步滞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工业发展长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逐年走低,在1998年达到最低点,仅占27.9%。随着“突出工业、突破工业”发展战略的推进,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逐步回升,2010年起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连续8年超过40%。近年来,新经济、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35%。

1.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改革开放以来,闽北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4.8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568.60亿元,增长了117.5倍,扣除价格因素年平均增长6.5%。

40年间,从联产承包制到凭票供应时代的结束,从手工农作到机械化种养,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闽北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农业内部结构发生较大改变,随着圣农集团、长富牛奶的发展壮大,南平农业的发展模式从改革开放初期以种植业为主,调整为种植业、畜牧业共同发展,其中种植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70.9%调整到2017年的44.5%,而畜牧业则由1978年的8.8%提高到31.0%。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稳步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通过从美国、台湾等地引进优良农作物品种,有力促进闽北农作物品种的多样化。粮经作物的种植比从1978年的81.7:18.3调整为2017年的57.4:42.6。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加。2017年,全市粮食产量148.76万吨,是1978年的1.3倍;茶叶产量7.29万吨,是1978年的14.3倍;水果产量88.36万吨,是1978年的252.5倍;肉类总产量81.08万吨,是1978年的13.4倍;水产品产量12.92万吨,是1978年的161.5倍等。手工农作向现代农业发展。播种机、水稻插秧机、脱粒机、割晒机等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使闽北农业从个人手工耕种发展为产业化、机械化、技术化种植。2017年南平农业机械总动力232.07万千瓦,是1978年的22.2倍。农业发展机制稳步推进。1999年南平首创科技特派员制度并逐步在全国推广,进而形成了“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的南平机制,在解决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上开创出新路子。“十二五”以来,以“一县一特色”为目标,传统农业逐步向特色农业、现代农业转型,着力发展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相继打造了光泽圣农、武夷山大红袍、延平百合、顺昌海鲜菇、建瓯竹笋、政和白茶、浦城大米、建阳桔柚等一系列农业品牌。

2.工业产业化进程加快。40年来,闽北由一个工业空白市发展成为门类较齐全、体系较完善的全省新兴工业基地,走出了一条振兴之路。闽北规模工业实现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1998年(自1998年开始统计)的25.32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533.22亿元,实现年均18.4%的增长。2017年,全市产值超20亿元企业7家、产值10-20亿元企业8家,在境内上市工业企业6家。

国有企业成功转型。1978年南平积极推进国有工商企业战略性改革;1997年南平被列入国务院确定的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111个试点城市之一,以南孚、南铝、南纸、南纺、南针“五南”企业为代表的一批国有企业率先改制成功,在闽北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崛起;2005年,国有企业战略性改革基本完成,一批老国企通过改组、改造重新焕发生机,做大做强。园区集群聚力发展。2003年,在“突出工业、突破工业”的号召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延伸上下游产业链,传统产业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截止2017年,全市已建成6个省级工业园,入园的276家规模工业企业共实现规模工业产值645.8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30.8%。创新驱动打造武夷品牌。进入“十二五”时期,南平以实施项目品牌带动战略为抓手,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3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南孚、南铝)、18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培育茶、酒、肉制品、乳制品、食用菌等特色产业,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打响“武夷食品”品牌。地方特色产业加快发展。1995年在“抓大放小、战略重组、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战略引导下,形成了木竹加工、食品、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电线电缆、造纸、汽车及配件等七大产业集群。40年来,以电线电缆、铝型材加工、笋竹加工、含氟材料、肉鸡加工、茶加工、合成革和箱包等为代表的一批具有闽北区域特色的产业加快发展,并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影响力。“绿色产业”生机勃勃。“十三五”以来,南平结合自身发展实际,以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全力打造以现代绿色农业、生物、数字信息、先进制造、文化创意、旅游、健康养生为主的七大绿色产业,2017年七大绿色产业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八成。

3.“大武夷”旅游提质增效。改革开放初期,南平旅游业的发展条件较落后,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不足6万人次,到2017年接待旅游人数增至4149.76万人次,40年间平均每年接待游客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也由1986年(1986年开始统计)的0.37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592.11亿元。

1984年5月武夷山市旅游局(原崇安县旅游局)成立,是全省最早成立的县级旅游局。随着1999年武夷山作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第23处、中国第4处“双世遗”,以及横南铁路、武夷山机场、合福高铁的建成投入使用,为武夷山乃至整个南平旅游业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南平把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进得来、行得畅、容得下、留得住、玩得好、能消费”的目标,加快推进与高铁配套衔接的交通、旅游、城建、物流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大型旅游综合体建设,推动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大武夷”旅游经济圈。同时,创新旅游发展机制,运用互联网思维开展“一元门票游大武夷”活动,达到大宣传、大带动、大演练的效果,实现观光旅游向旅游产业转变、小武夷旅游向大武夷旅游转变。截止至2017年底,全市国家A级旅游景区增至16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国家4A级旅游景区8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家。

(二)“三驾马车”齐头并进

1.投资规模不断突破,总量持续较快增长。2017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1990.15亿元,是1978年0.68亿元的2927倍,年均增长23.1%。40年来,南平市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按照“一点一线一重心”的布局,着重围绕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投资规模连续实现突破。“六五时期”全市投资总量达到15.83亿元,仅这一时期的投资总量就超过了改革开放前29年的投资总和;“七五时期”投资总量达到30.33亿元,比“六五时期”增加了91.6%;随后分别于1992年突破10亿元、2002年突破50亿元、2004年突破100亿元、2013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投资逐渐向多元化转变,投资主体虽仍以国有经济为主,但民间投资比重逐步加大,港澳台投资从无到有;投资范围从农田水利、低等级公路、五小工业和中小水电站等小型基础设施扩大到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生产性项目等领域,投资规模不断扩张。城市建设投入不断加大。全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从1978年的76万元,增加到2017年的613.85亿元,年均增长47.6%。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南平把交通、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先行工程”来抓,投资建设力度逐年加大。2000年以来,全市又紧紧抓住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契机,高速、高铁项目连续实现突破。

2.市场需求保持活跃,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17年,全市共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5.26亿元,是1978年3.33亿元的185倍,年均增长13.7%,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2002年(2002年开始统计)的24.3%增加至33.1%。

改革开放初期,商贸经营模式相对单一,国营企业一统天下。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商品货源充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国营、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等多成分、多渠道、开放式、外向型、竞争型的流通体系。进入90年代,大型连锁超市、城市商贸综合体以及综合性物流园区等消费业态发展迅速,贸易业开始向大型化、高档次、综合性的趋势发展,永辉、新华都、万达等大型商贸体进驻南平。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推广普及,农村淘宝、京东物流、冷链物流等物流服务落户南平,电商与实体零售企业联手形成了线上线下共同经营的消费模式,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壮大。2017年,全市共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区7个、现代物流产业园3个,电子商务企业423家,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同比增长13.7%,限额以上贸易业共实现互联网销售28.99亿元,同比增长33.7%。

3.对外贸趋势向好,出口规模日益扩大。2017年南平出口总额达到14.44亿美元,是1988年首次实现自营出口(出口总额69万美元)的2000余倍,30年来实现年均增长18.3%。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向以工业制品为主。期间分别于2000年突破1亿美元、2011年突破10亿美元。闽北对外贸易起步较晚,在改革开放初期,市、县两级没有对外经营权,仅是出口货源的收购单位;1988年原地区外贸公司、武夷山进出口(集团)公司和厦门武夷进出口贸易公司三家单位取得进出口经营权,南平开始有了自主的进出口经营能力。随着国家进一步开放商品进出口权,逐步形成了以外贸专业公司、工贸公司和“三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出口格局。近年来,在“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的带动影响下,南平加大对生产型、贸易型企业出口的扶持力度,支持外贸行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外贸孵化中心、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推动外贸进出口双向增长。目前,南平已形成以纺织服装、茶叶、竹制品等商品为主,出口日本、美国、东南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格局。

(三)“新经济”迸发新动能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兴起,新技术进步及其带来的产业、模式升级,不断展现出旺盛的活力,新动能日益壮大,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应运而生。企业集团总部、交易平台、金融保险等机构进驻南平,医疗保健、养老养生、体育健身以及信息、咨询、中介等一大批新兴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成为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推进。2017年,南平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众创空间企业1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5.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8%。

三、公共事业长足发展,社会保障更加健全

(一)科技事业成就显著。改革开放40年来,南平通过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科技事业进步显著。科技队伍不断壮大。2017年,全市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06%,是2000年(自2000年开始统计)的2.5倍;有科技活动的企业268家,是2000年100家的2.68倍;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6240人,是2000年739人的8.4倍;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当量4246人年,是2000年739人年到的5.7倍。科技成果、专利数量明显增加。2017年,南平共有专利申请2238项、专利授权1489项,分别是2005年的8.4和8.3倍;有效发明专利702项、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2.629件,分别是2010年(自2010年开始统计)的9.1和9.1倍。40年来,南平累计共有专利申请2238项,专利授权1489项,有效发明专利702项;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858项,其中省级255项、市级603项。科技活动取得卓越成效。南平首创的“科技特派员”制度获得国家肯定,先后6次被写入中央1号文件。1999年至今,全市共选派10批9350人次赴1977个村开展科技服务,实现了搞活基层、用活人才、激活发展的多赢效应。2016年,由浦城县绿康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完成的“携带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的地衣芽孢杆菌的菌本、构建方法及应用”发明专利获第十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科技园区蓬勃兴起。近年来,南平通过已建立的邵武、武夷山2所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和南平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在科农、科工、民营科技上有所突破。其中,邵武市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积极申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并通过科技部审批。

(二)教育事业成效显著。1978年至今,南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普通高校从“六五”初期的2所增加到2017年的4所,普通中学从171所增加到163所,小学通过撤点并校从6150所缩减至300所,幼儿园从535所增加到647所;适龄儿童入园率从1978年的30.7%提高到2017年的100%,适龄儿童入学率从1978年的95.75%提高到2017年的100%,小学升初中升学率从1978年91.2%提高到2017年的100%。改革开放初期,南平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桌椅)目标,对学生的要求是“进得来、留得住”。九十年代,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加快,普及教育逐步推广,对学生的要求是“都上学、上得起”,重点是改善办学条件和提供受教育的机会。2000年全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2014年,全市10县(市、区)全面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双高普九”目标。“十三五”以来,全面完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继续加快推进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工作,提高教育基础薄弱环节。

(三)文体事业释放新活力。改革开放40年来,南平始终坚持发展具有闽北特色的文化事业,武夷山(茶文化)、建瓯(根雕)、建阳(工笔画)、邵武(傩舞)、浦城(剪纸)、松溪(版画)等先后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浦城剪纸、建窑建盏烧制技艺2个项目入选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建窑建盏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黄美金获文化部全国非遗保护先进个人表彰(全省仅两人获评)。文化机构日趋完善。截止2017年,全市共有10个公共图书馆,11个文化馆(文化艺术馆),10个博物馆、美术馆4个;139个乡镇(街道)文化站、1632个村文化活动室均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的目标,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1978年南平只有10个县级广播站;1986年南平有线电视台正式开播;1993年南平电视台节目通过微波联网覆盖全市;2012年福建广电集团南平分公司成立,数字电视正式走进南平。目前,全市共有广播电台10座,广播节目11套,广播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66%;电视台10座,电视节目11套,电视节目综合覆盖率为98.73%。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近年来,南平圆满举办了武夷山国际马拉松赛、武夷山国际自行车骑游大赛、武夷山国际公路轮滑马拉松公开赛等国家级体育赛事,并先后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大量国家级各类体育领军人才:如女排五连冠主要队员侯玉珠、举重冠军张国政、吴美景、吴景彪、男排冠军汪嘉伟等。1987-2017年,在举重、射击、自行车等主要项目的比赛中有95人次获得世界冠军、185人次获得全国冠军,50人次打破全国纪录。

(四)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40年来,南平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卫生改革迈开步伐,医疗水平长足进步,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在农村,形成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卫生医疗网络;在城市,逐步形成了以社区医疗机构为基础,综合医院、中医、妇幼等学科门类较齐全的城市医疗服务网络。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医疗机构从1978年的703所增加到2017年的2213所,病床数从6652张增加到16242张;医生数从1978年的2403人增加值2017年的5381人,护师(士)从1987年(自1987年开始统计)的1671人增加到2017年的7347人。医疗服务设施从改革开放前的心电图机、X线诊断机、A超等简易设备,更新换代为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等。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全市孕产妇死亡率由1978年的153.83/10万下降至2017年的9.77/10万,婴儿死亡率由1985年的44.16‰下降至2017年的3.08‰。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日益完善。消除小儿麻痹症,消灭丝虫病、疟疾,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麻疹、白喉、百日咳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降到历史最低水平,登革热等重大疾病有效防控。

(五)社会保障不断健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开始逐步建立完善,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一个以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为主体,其他保障制度相配套的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29.85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28.9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7.1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53.51万人,生育保险参保27.51万人。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先后经历了:1994年机关事业养老保险试点、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试点、2013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确立,覆盖范围、群众受益面不断扩大。同时,南平不断调整全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后月人均养老金2294.54元,月人均增加137.39元。


(六)就业模式升级更新。2017年,南平全社会从业人员203.75万人,是1978年86万人的2.4倍。就业结构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第二、三产业逐渐成为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2017年第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20.6%和40.8%,比1978年提高了3.8和24.7个百分点。城镇失业率从1995年的3.29%比下降至2017年的2.99%。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人才配置也逐步由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单一的统包统配体制,向以市场配置为主的体制转变。1984年,南平地区劳动服务公司成立,标志着南平用工方式由计划经济的“统包统配”逐步向市场调节的双向选择模式过渡。求职就业方式也经历了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的历史阶段,从早期的计划分配,发展为现在双向选择、灵活用工。自2005年起,南平每年都定期举办“春风行动”主题招聘活动,“春风行动”品牌逐步建立;2008年,开办“南平市人力资源市场网”,实现招聘线上线下同步进行。近年来,随着“双创”活动的兴起,自主创业也成为新的就业时尚。公务员、银行、医生等符合传统意义的“铁饭碗”、“金饭碗”依然是就业热门。

改革开放40年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南平历届党委和政府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奋勇拼搏所取得的成果。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南平在追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守护好闽北的绿水青山,以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定位,坚定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闽北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南平有信心有决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定能实现南平的绿色发展、跨越发展、赶超发展。

备注:文中2017年数据均为快报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