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社区艺术陈设应考虑居民接受力——由裸女雕塑“穿衣”想到的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司马童 2018-12-10 20:59:31

关于河南平顶山一小区里裸女雕塑“穿衣”的消息近日引发了人们的讨论。小区内的裸女洗浴雕塑被居民刷上红色“泳衣”,经媒体报道后,雕塑又被刷成全白色,恢复了“全裸”状态。此前,这个小区内的一些老年人曾吐槽:裸女雕塑一丝不挂不文明,还是“穿”了衣服好看些。裸女雕塑“穿”上件红底白点的蔽体泳衣,一些老年居民可能觉得不再“有碍观瞻”了,可有些年轻居民不乐意了:像安格尔的代表作《泉》中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虽然身体袒露,其所体现的则是像泉水般清澈纯洁的少女美。如果都要给这些裸女穿上衣服,岂非把著名美术作品也搞得不伦不类?

代际审美标准或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小区里裸女雕塑“穿衣”又“脱下”的滑稽一幕,有些人会指责年老者“观念陈旧”或“审美落后”,但居住小区毕竟不是艺术场馆,在居民自己的生活空间里,要不要设置艺术作品,设置什么样的艺术作品,应该是小区居民说了算的。所以从现实的角度讲,裸女雕塑被“穿衣” ,只关乎居民审美接受能力,无关个人素养。

对艺术展示的接受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覆在小区裸女雕塑身上的“衣服”,也并不代表那些老年居民的审美有什么问题。有网友就说,其实画上衣服也可以称其为当代艺术,而没“穿衣服”的原件则未必是艺术,至多只能叫作复制品。当然,这种说法有调侃之意,但也足以说明,对于那些公共场合展示的艺术品,应考虑不同群体的接受能力。就公共伦理来说,属于艺术品的雕塑品摆放在公共场合,理应考虑到普通受众的审美理念。

这让笔者想起了前几年某新闻节目在报道在京展出的著名裸体雕塑大卫时,以马赛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也曾引发过一阵热议。对此,意大利有关方面表示,节目组这么做或是为保护最敏感的观众群体,可以理解。

在此次裸女雕塑“穿衣”风波出现后,有网友表示,假如当初把水池中的裸女雕塑换成假山亭台,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争议之事了。这倒提醒了某些小区的设计建造和物业管理者,“为业主服务”并非一句空话,小区空间也属于公共空间,对公共空间内的艺术品陈设应考虑全面,最好能多一点沟通,事先把意见征求做得更全更实些。不然的话,你说裸女雕塑是“高大上”的时髦玩意,而在小区居民眼里,却可能成了胡乱堆砌的物件,这就尴尬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