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村的致富“领头蜂”——80后小伙李霁返乡创业养蜂带动乡亲致富记
团结报 2018-10-26 10:36:44

匡 皓 龙代军

“人人都怕捅马蜂窝”,然而古丈县高峰镇淘金村80后小伙李霁却把马蜂(学名:胡蜂)搬进了“家”,并从当初被人质疑的“疯子”变成了村里的致富“领头蜂”。从事胡蜂养殖销售两年,在不断地摸索学习中,掌握了一套成熟的胡蜂养殖的方法,还把养殖胡蜂变成了带动乡亲们增收致富的新产业。

弃工从农 筑梦深山

“胡蜂有毒,但如果不去惹它,它不会主动攻击人。”走进李霁的胡蜂养殖基地,一个个葫芦状的蜂巢挂满树梢,周围陆续有胡蜂在飞舞觅食。李霁穿上防蜂服,戴上防蜂帽,近距离地查看蜂蛹的生长情况。

李霁养殖的这种蜂叫胡蜂,跟专门采取花蜜的蜜蜂完全不同,胡蜂是肉食者,比一般蜜蜂大几倍,凶猛,毒性强,能吃果树、蔬菜上的害虫,是山林的保护神。蜜蜂酿造的蜂蜜,是氨基酸,而胡蜂产出的蜂蛹,为高蛋白,具有强身、益肠胃等功效,被誉为“天上人参”,是一种纯天然的高级营养品。

李霁出生在淘金村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2010年,高中毕业的他就跟着同乡南下打工,在深圳某电子厂做过手机电池,也做过各种硬盘,由于勤劳能干,他从一个工人逐渐晋升为组长,并被调往分厂进行技术指导。

在广东打拼的6年,他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虽然存到的钱越来越多,但他却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家乡情结。

“回乡创业始终是我的梦想。”如何通过依靠家乡的生态资源脱贫致富,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李霁的一个问题。

一个偶然的机会,李霁从一个专业养胡蜂的朋友口中得知,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抱着试一试的态度,2016年,他果断辞职回乡,自费1万多元到怀化学习胡蜂养殖技术,走上了养殖创业之路。

与蜂结缘 脱贫摘帽

扶贫后盾单位古丈县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在走访中,了解到李霁的胡蜂养殖想法后十分支持,认为这里自然条件适合养蜂,而且投资少、见效快。驻村工作队帮李霁制定胡蜂养殖帮扶计划,还帮助他申请产业扶贫资金来发展养蜂产业。

“工作队来帮助我扶贫,我对以后创业脱贫更有信心了。”第一年,他搭蜂棚、做蜂箱、挖蜂洞,将自己家后面的坪场进行了整顿,建起胡蜂养殖场,当起了“胡蜂王”。他从怀化地区引种20巢胡蜂,培育蜂王200多尾。

经过一年多的养殖摸索,李霁对于胡蜂生长习性掌握得十分透彻,一个蜂群的培育,从受精成功的蜂王,到放进树桩中筑巢,再到产卵、出蜂、移蜂上山、野外驯化等,李霁已经游刃有余,胡蜂养殖技术日渐娴熟。

第一年,李霁成功筑巢培育20窝胡蜂,眼看着养的胡蜂马上就可以销售了,但是,由于生病以及买到了假蜂蜜喂蜂,一夜之间,他养的胡蜂死了大半。

于是他通过外出考察、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不断寻求途径提高蜂王的成活率。经过不断地摸索,李霁对于胡蜂蜂棚的搭建、蜂王交配、越冬管理、野外放养、科学取蛹等方面已经得心应手。第二年,他的胡蜂成功筑巢200多窝,分散在村里的山场内野外放养。

“2016年,胡蜂养殖成功近20巢,略有亏损;今年发展到200多巢,收入预计5万元。收益还是很可观的,脱贫不成问题。”李霁信心十足。

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推广下,李霁的胡蜂养殖名气越来越大,李霁的胡蜂养殖终于见到了成效。今年4月份,州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武长在高峰调研时,还特地参观了李霁的胡蜂养殖基地,饶有兴趣地与他探讨胡蜂培育及销售等问题,并鼓励他好好加油干。

虽然自己养胡蜂才见成效,但是为了带动更多的人走上致富之路,他对想要学习自己养蜂技术的人来者不拒,倾囊相授,并且还打算通过散养模式,带动周边的百姓脱贫致富。如今,每隔不久就有外地人专程来到淘金村,向李霁“讨取”胡蜂驯养技术。目前村里面有好几位年轻人也想跟着他一起干。“明年准备扩大规模,发展1000巢。”对于胡蜂养殖的未来,李霁信心满满。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