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路上的青春回忆录:在这条街上,读完了我整个学生时代。
南充吃货帮 2018-09-27 18:46:19

记得那年的寝室,摆满了杂物。每晚我们躺在被窝里, 漫无边际的聊天。记得那年校园,天很蓝,风很清澈,我们来来回回地走在校园的小道上,一遍又一遍,我们酣畅淋漓地说着笑着,最美好的时光就从我们脚下走过了。

南充的市区不算大,却住进了不少学校。桃李满天下的“西华师大”,德医双馨的“川北医学院”,成南联合的“西石油”,还有我们从小读到大的第一、二、三、四、五……中学。

但是有一条路,短短五百米左右的直线上,就有三所响当当的学校:“五星小学、南充五中和西华师范大学”。

此路段不仅紧靠繁华的环形商城,更是从生活日化店、小吃餐饮店到文艺场馆无一不有。

而对在这里上过学的人来说,育英路的故事远不止这些。从南充口腔医院到人民花园,单单走一遍,就是无数回忆涌上心头。

五星小学、五中、老师大,一条路上的三所学校是这附近大多数学生绕不开的人生轨迹,甚至有小伙伴表示,在育英路读完了整个学生时代。

南充五中,是这条街上三所学校中资历最老的,创建于1936年,已有80来年的办学历史了。

经历了“南充县立女子初级中学校”、“南充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校”、“南充市第五中学校”几个阶段。

在我读书那个时候,五中还没有新校区,老校区的升学名额每年都打得火热。谁要说他是在五中读初中,那可是会被别人羡慕的。

甚至曾在学生的小道消息中一度盛传:“五中的初中部,怎么又好玩,成绩还这么好的?”

而与五中相斜而立的正是省属重点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老区。

学校创建于1946年,发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国立东北大学。

(还记得以前刚入校时为了拿快递,记了很久:靠近宿舍西区的是南门,南门就是后门,后面就是育英路。)

抗战初期,东北大学内迁至四川省三台县办学。抗战胜利后,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在川北三十六县十盐场及各界有识之士支持下,部分东北大学的川籍师生在三台原校址创建了私立川北农工学院。1949年私立川北农工学院与著名墨学专家伍非百先生创立的西山书院合并组建私立川北大学。1950年学校迁至南充市,与川北文学院合并组建公立川北大学。

1952年学校合并川东教育学院(原乡村建设学院)、四川大学和华西大学部分专业组建四川师范学院。1956年学校一分为二,留在南充的部分为南充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南充师范学院。1989年学校恢复“四川师范学院”校名。(“老师院”的昵称也是由此得来。)

2003年学校更名为“西华师范大学”。

“勤奋、求实、敬业、创新”的校训刻在教学楼顶,也刻在每一位师大人的心中。

相比于华凤校区的新面貌,其实我更偏爱老区浓厚的人文气息。满目苍翠古树下,掩映着青砖洋房,许多楼屋都是国家重点保护建筑。

校园里的古树黄了又绿了,在明亮的窗外窸窸窣窣地抖动,釉质饱满的碎小叶片将阳光折射得充满了年少无忧的欢快。

金黄色的阳光被教室的窗棂切割成规则的形状,白衬衣在风扇的吹动下随翻飞的试卷和书页一起不安分地鼓动着。

这里也是摄影爱好者和艺术照拍摄的胜地。

吃肉去二食堂,吃菜去一食堂,小餐厅是吃米粉和开小灶的集中地。读书的时候,我最喜欢去二食堂啦,因为打饭的叔叔每次都会把1两的米饭打出将近2两的份量,生怕你吃不饱。

说起来对面五中的运动会常常会借用师院老区的操场,每年夏天校内的游泳池也会对外开放哦~

育英路的尽头就是“五星小学”啦~

这所南充人心中最好的小学之一,始建于1952年,是在时任川北行署主任胡耀邦同志的倡导下而兴建的“川北干部子弟校”,后改名为“南充市五星小学校”是四川省首批办好的重点小学之一。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全国体育达标先进集体、全国启发式教学实验基地、四川省教师职业技能示范学校、四川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南充市示范学校、南充市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剑桥少儿英语培训基地等称号。

从五中走到五星小学,短短几百米,变化颇多,一时间不知道从何说起。

路面整修后拓宽了不少,马路两边也开了许多新店,但总有一些熟悉的面孔能将你的记忆瞬间拉回到过去。

新开的澜记以前是一家装修得很有格调的甜品咖啡馆,名字记不太清楚了,似乎叫“麋鹿”。

华莱士也是这两年才开的,之前挨着的有一家叫“肯麦基”的快餐店,店长叔叔人特别可爱!我和室友没事儿的时候很喜欢去那坐着聊天,总之很开心。

顺庆文化馆,里面有很多免费的文化艺术培训班,主要致力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对文化站和本地各种基层业余文化组织进行辅导、繁荣群众业余文化艺术活动和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遗产。

国泰琴行和音乐人琴行分别开在街的两边,也是育英路上的老面孔,教过的小音乐人们更是不计其数。

“鸭来哒”和“石小沫”是我毕业后才开的,“蒙娜丽莎”倒是一直都在,我妈以前痴迷十字绣的时候常来这买材料。

一个暖暖的午后

角落里还有一家“姐妹饼”蛮不错,下午上完课经常跑来买几个当零嘴。

这一段路以前还有家“天津灌汤包”,上完早自习,都要来买两个包子,可惜这次去的时候,也已经不在了。

“外文音像书店”可以说是这条街上最喜欢逛的店了,学生时代的秘密宝库。除了喜欢的小说,还偷偷摸摸买了很多音像品,现在都还藏在家里。

若在文具店里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到一本喜欢的软面抄,几只可爱的签字笔,就能在做作业的时候欢喜好久了。

旁边的“四宝斋”里,因为以书法和绘画用具为主,所以一进去就会闻见浓浓的宣纸味。

“拾年”和“语过添情”,前者是卖咖啡甜品和简餐的,后者是一个比较安静的清吧。两家店都有些年了,像“拾年”我读高中的时候班上就有同学喜欢周末来这里。

一条细长的三公街将育英路和环形商城连接起来,也连接了无数半晚才出没的小吃摊。

这些小吃摊大多都是没有名字的,全靠认脸!

我能给你们说的是:

有一个阿姨的坨坨土豆特别好吃;有一个叔叔的烤脑花是开启我新世界大门的第一份烤脑花;有一对夫妻的凉面凉皮生意好到每次饭点过来都要排很长很长的队!

还有这家烤肉饭,当时我吃的时候10元一份,大哥是每天推着车车来卖的,因为价格便宜份量又给得很多所以很多学生喜欢打外卖。

现在居然都开起了一通小门面啦~

当然这又是另一条街的故事啦,好吃的太多,有时间再慢慢讲给你们听。

“木居士”,南充的女孩子们肯定都知道,开店那么久了,即使不在这里读书的,也有来这里买过小礼物或者小饰品。

再往前走还有“张飞牛肉”、“东北虎水饺”、“零食铺”、“丹立炸鸡”……

这次回去,有些小难过的是有几家喜欢的美食店不在了,他们的离去令我深深意识到自己的青春时代,确确实实是翻页了。

站在师院的后门,看着育英路上车马如流,这条路因为接送学生的家长太多通了堵堵了通好多年,现在终于重新拓宽了路面。

我因为上班的原因,自毕业后就很少来这边了。看着两边的小店大换了一批,但好在还是那些房屋,还有那排绿树。

这条路上走过了我们整个青春,再回头,已发觉青春已经如车流一般离我们远去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