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仓库”,三代人
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 2018-09-19 10:06:13

医药箱为马进福在海原县关桥乡所得,据说是红军行军时使用过的。

左侧丝路图为马进福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所得。

8年前,马进福在海原县甘盐池收集到的一张清道光年间的地契。

马进福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一个农户家花六万元收回来的伞。据马进福介绍,图中的伞是毛主席在江西时用过的。

大小不一的织布机,据马进福介绍,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了,分别收集于山东、陕西、海原等地。

在仓库的一角,整整齐齐堆放着承载“菜园文化”的陶罐。

中秋的海原,一抹绿色。

听闻海原县有一个特殊的“私人仓库”,带着强烈的好奇心,9月12日,记者专程到海原县海城镇北坪梁社区一探究竟。

幸运的是“仓主”在家,记者不虚此行。

西夏、元、明、清等不同年代的器皿。

打开涂着红漆的仓库大门,但见各个年代的瓷罐、玉器、石头、书籍等摆得满满当当……这是一个承载着三代人收藏之路的“仓库”。

“这里面有我们三代人几十年的收藏……”看到记者吃惊的表情,仓库的主人——今年49岁的马进福得意地说:“这些收藏让十里八村的人都称我为‘马馆长’。”

马灯(煤油灯)是马进福在甘肃境内寻找到的藏品,其中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居多。

谈及这一库的藏品,马进福就来劲,话语中满是激动和兴奋。马进福说,这一库收藏,始于他爷爷马中财,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故事。

上世纪七十年代,马中财与农村许许多多吃“大锅饭”的社员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饿肚子是“家常便饭”。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推行,宛如春风徐徐而来,吹醒了这片土地,也吹发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埋藏在心底包产单干的种子。

有了政策的阳光雨露,种子的潜力和力量被激发。包产到户的农村迸发出强大活力。田地中挥汗如雨的广大农民不知疲倦,为了不挨饿多产粮,他们很拼、很努力。

十几年前,马进福听到陕甘交界处有一辆清代的战车,便雇了一辆东风牌卡车,将其收集回来。

“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是我们老百姓生产发展的‘发动机’。”马进福说,包产到户几年后,吃饭问题解决了,人们开始解决住房问题。

“当时很多村民盖房挖地基、打水井时,会幸运地挖出来一些瓶瓶罐罐,但有些人不懂这其中的价值,导致很多东西被打烂扔掉了。”马进福说,他爷爷马中财读过书,对这些老东西知道一些,所以听说有人挖出瓶瓶罐罐,便收集并保护起来。

随着一件又一件老物件的积累,马中财渐渐迷上了收藏。农忙种地,农闲就四处收集“好宝贝”。马进福说,那时没有交通工具,爷爷马中财就靠双脚,把收来的藏品一件件背回来。日积月累,藏品日渐丰富。

明代宫廷衣物,是马进福十几年前在海原一个农户手里所得。

“最困难的时候我爷爷也没有把收回来的东西卖掉。”马进福说,他爷爷收集的藏品就这样传到了他父亲马福元手里。

到了马福元一代,经济社会发展了,摩托车流行起来。马福元买了一辆摩托车,继承和发扬父亲大半生的“事业”。收集藏品的范围从海原走向了周边市县,乃至更远。

在爷爷和父亲的熏陶和影响下,马进福也爱上了收藏,18岁就走上了收藏之路。从摩托车、三轮车到小汽车,时代的发展进步,交通工具的不断更新,马进福的收藏比他的爷爷和父亲走得更远,收来的藏品更多。

“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一个农户家里有一把毛主席用过的伞,我前前后后跑了六趟才把伞收来。费力费神是很多人想象不来的。”马进福说,这几年为了收藏,他走南闯北,尽其所有,虽然很辛苦,但看着一件件心爱的藏品,他觉得吃再多苦,花再大代价也是值得的。

纺织车,来自陕西省延安市。据马进福介绍,纺织车是红军用过的。

2010年,马进福盖了一座大“仓库”,将三代人十余万件各种藏品归在一处,展示出来,成为海原、乃至宁夏最大的私人收藏馆之一。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马进福说:“我们三代人能搞收藏,得益于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这些年,县文化部门对我也很支持。我将继续做大我的‘事业’,让更多人通过我的收藏了解我们的历史和文化。”

如今,马进福不再形单孤影,因为他的儿子和他一起走在了收藏路上……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