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筏工的岁月之歌
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 2018-09-06 09:32:43

“宁夏川两头子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金川银川米呀粮川。哎嘿……”8月29日,在沙坡头旅游景区,传来筏工嘹亮且有地方特色的歌声,远远看去,羊皮筏子悠闲地漂荡在黄河上,就像一叶扁舟随波漂流。

在沙坡头,羊皮筏子作为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和水上运输工具,已演变成游客在黄河上观光体验的必选项目,是中卫旅游的特色之一。

高亢的黄河小调,古老的羊皮筏子,黝黑健壮的黄河筏工,描绘出一道具有鲜明黄河文化特色的风景线。

然而六十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黄沙漫漫,寸草难生,沙进人退。上世纪50年代,国家修建包兰铁路,为了保证包兰铁路沙坡头段的畅通无阻,国家把防沙护路的重任交给了当时的中卫县固沙林场。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奋斗,科技工作者、治沙工作者与中卫人民一道,创造出了以麦草方格为核心的“五带一体”治沙模式,成功缚住了滚滚流动的沙龙。自此,来自世界各地的治沙科技研究人员络绎不绝到沙坡头参观、学习。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卫作为中国首批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沙坡头独特的自然风光才被更多人所了解。

57岁的童发信原来就生活在沙坡头脚下,为了发展旅游,他们整个村子搬离了出来,并率先在沙坡头旅游景区经营起羊皮筏子,吃上了“旅游饭”。童发信在沙坡头旅游景区当筏工已有30余年,他告诉记者,上世纪70年代,大家都是靠挣工分换粮食,家里有7个兄弟姐妹,生活困难,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父亲只能划羊皮筏子从上游拉煤块和羊粪卖钱养家。作为家里的长子,童发信早早和父亲一起划羊皮筏子赚钱贴补家用。

“1987年,沙坡头旅游景区正式对外经营,为了生计,家里的其他三个兄弟也在景区当起了筏工。最初景区只有10余名筏工,每名游客乘坐一次羊皮筏子收一角钱或者两角钱。

随着沙坡头旅游景区知名度的提升,到沙坡头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乘坐羊皮筏子的费用也从最初的几角钱慢慢涨到现在的几十元。”童发信说,自从吃上“旅游饭”,家里的生活条件也逐渐改善了,上世纪80年代末,家里添置了摩托车和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

“在沙坡头旅游景区当筏工,不仅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还不耽误农活,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也不怕工资拿不到手。”童发信说,起初沙坡头旅游景区只有羊皮筏子、骑骆驼、骑马这些项目,男的在景区当筏工,女的牵骆驼牵马,一年下来收入比在外面打工挣得多,沙坡头旅游景区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了旅游业的巨大前景,这一干就是几十年。童发信向记者透露,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候,筏工每人每年的收入就达七八千元。

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沙坡头旅游景区坚持“年年有亮点,年年换新颜”的发展理念,围绕沙漠和黄河大做文章,让沙坡头旅游景区一年一个样,年年有变化。如今,沙坡头旅游景区不仅有羊皮筏子漂流项目,还根据游客的需求开设了快艇、摩托艇、黄河飞索、黄河冲浪、滑沙等特色项目,变观光旅游为体验式旅游,增强了游客的参与性和新鲜感。

港中旅(宁夏)沙坡头旅游景区水上项目部经理周晓兵告诉记者,现在沙坡头旅游景区工作人员近1000人,仅水上项目就有工作人员185人,每日接待游客量最高能达到8000人次左右。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玩好,还要保证游客的安全,每次把游客安全送到目的地,心里的石头才会落下。”童发信说,大家都知道保证游客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他们每次出发前都会向游客讲解清楚注意事项,把游客服务好。

“如今,在保证顾客安全的前提下,不仅会和游客拉家常聊天,还会为游客唱《宁夏川》《绿韭菜》等民歌为游客助兴,游客高兴了会为我们点赞,离开时还会对我们说‘谢谢’‘ 辛苦了’,我们觉得很幸福。”童发信笑着说,现在,不仅他的儿子在景区开快艇,家里还靠旅游经营起了农家乐,除了每年当筏工有八九万元的收入,家里还有其他收入,现在生活富裕了,天天都像过年一样,每家每户都有了小轿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