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车轮丈量出时代变迁——乡间邮差张万财37年的51.1万公里路
中卫市新闻传媒集团 2018-09-01 10:22:23

沙坡头区兴仁镇的张万财做邮差这份差事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的第5年,也就是1963年,那一年年仅15岁的张万财因为偶然的一次机会,走上了“邮路”漫漫征程。

背上邮包,从步行送邮到骑自行车,再到骑摩托车,黄泥路、砂石路、柏油路,37年,51.1万公里,20个“两万五千里”,张万财用脚和车轮丈量着时代的变迁。

步行 3年 4.3万公里

上世纪60年代,像张万财这样的乡村邮递员是通信闭塞的乡村和外界联系的渠道之一。

肩膀上挎一个帆布包,手上拿一根棍子,张万财走东家串西家,走到哪里都会引来一群人,围着他问长问短。

“你有我娃的信吗?”“我家掌柜的给你捎东西了吗?”家里有外出打工和当兵的,都眼巴巴地盯着张万财的邮包,生怕张万财把自家的信件给漏掉了。

张万财步行从原喊叫水邮电所取上邮件后,再到原徐套公社挨家挨户将邮件送完,最终回到家,一去一来,就得两天工夫。一年到头,只要路能走,张万财就一直在路上。

“当时的路面都是黄土,到了下雨天,黄土路就变成了水泥混合的土路,山大沟深,就不敢走了,雨停了路好走了就继续送。”背着重20斤的邮包,一步接一步,一程又一程,两三个月走坏一双鞋,张万财就这样走了3年,走过了4.3万公里。

骑自行车 7年 25.2万公里

1966年,张万财由兴仁邮电所调到了海原县邮电局。单位给张万财配了一辆“永久”牌送邮专用自行车。穿着单位统一配发的墨绿色制服,骑着墨绿色的自行车,挎着墨绿色的邮包,虽然路途遥远,但张万财感觉“光彩得很”。

交通工具升级了,邮包的重量也从20斤增加到了70多斤,张万财负责的送递范围也更大了,每天都得跑100多公里。

“这个时候路稍微好走了,有了砂石路,骑上自行车就跑得更快了。大家都等着呢,一点都不敢耽误。”对于乡间邮递员来说,送邮件不仅是一件光彩的工作,还承担着为人们传递思念和信息的使命,早一点送达,收信人就少一份牵挂。

“碰上有些人家收到了汇款单之类的,回城的时候我就拿着汇款单帮忙把钱取出来,第二天送信的时候再给带回去。”来来往往十余载,村民把张万财当成了自己最信赖的人,他们汇款取款就直接委托给张万财,有东西要代购也请张万财帮忙。

7年间,张万财走过邮路25.2万公里,5辆二八式自行车因不堪“重负”而报废。

骑摩托车 10年 21.6万公里

上世纪70年代初,兴仁到海原县城,通上了能走汽车的公路。

“1973年的时候,区上开始推行‘邮政投递摩托化’,给海原县分配了5辆摩托车,我分得了一辆。”县城到乡上70多公里的路,原来自行车至少也得走6个小时,骑摩托车2个小时就能到。张万财说:“骑上摩托车,越干越有劲。”

骑上摩托车没多久,政府为了改善邮政工作,本着就近方便的原则,在张万财送递的山村,招聘了一个邮差,张万财就不用跑山路了。

10年里,张万财带着重80斤左右的包裹,走过了21.6万公里的邮路,骑坏了3辆摩托车。

上世纪90年代,交通越来越便利,海原到中卫的班车也从两天一趟变成了每天一趟。邮包大多通过班车托运,张万财就不用每次往返县城长途取件了,加上年纪大了,便干起了分发和投递工作。

2000年,工作了37年的张万财退休了。回忆几十年的时光,张万财说时代变化太快,以前邮件是用布袋子装,现在都是用车拉,甚至通过互联网秒达。路越修越好了,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了,邮件送达的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