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立改革开放潮头 走旅游兴县之路
中国旅游报 2018-08-30 06:39:21

河北正定是一座有着千年古韵的历史文化名城。多年来,当地充分发挥历史遗迹对旅游市场的支撑力,拉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全县接待游客527.02万人次,同比增长113.9%;旅游收入22.32亿元,同比增长95.1%。今年上半年,全县旅游总人次648.3万人次,同比增长202.3%;旅游总收入15.57亿元,同比增长87.5%。

回眸正定旅游所走过的历程,要从20世纪80年代初说起。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习近平同志赴正定任职,带领全县人民大胆改革,冲破了“经济上农业单打一、农业上粮食单打一”的模式,实施改革兴县、工业兴县、科技兴县、人才兴县,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之路。由此,正定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热潮,正定旅游业也走上跨越式发展之路。

建设“荣国府”种下旅游兴县种子

正定有1450多年的历史,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是正定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20世纪80年代初时起,如何发掘历史文化潜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营养,便成了正定历届县委、县政府深入思考的问题。

为了发掘历史文化潜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20世纪80年代正定县委、县政府针对正定古建筑集中、交通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等特点,提出了“旅游兴县、带动三产、服务省会,把正定打造成距石家庄最近的旅游窗口”的思路。

此后,正定县委、县政府组织相关人员深入研究古城千年历史文化,开展旅游市场调研,积极联系河北省相关部门,获得了170万元专项古建筑修缮资金的支持。正定县利用这笔钱,对隆兴寺的方丈院、天王殿、戒坛、弥陀殿等进行了修缮和复绘,建了停车场,将这座千年古刹打造成了旅游景区。由此,正定旅游正式拉开帷幕。

对于正定百姓来说,记忆最深刻的当属1983年。这一年,中央电视台筹拍大型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寻找地方政府共建“荣国府”临时外景基地。当时的正定县委、县政府敏锐地看到了商机:如果能将“荣国府”建成永久性建筑,随着《红楼梦》的热播,正定旅游业必将如虎添翼。于是便委派工作人员与中央电视台联系,很快达成合作协议,由正定县无偿提供场地,中央电视台投资建设“荣国府”。

1986年8月,历时1年8个月,一座仿明末清初古建筑群落成,院落叠置,古色古香。1987年,随着电视剧《红楼梦》播出,正定知名度随之远播,当年有130万人次前来参观游览,门票收入达221万元,旅游收入1761万元,很快就收回了投资。“荣国府”的成功运作,是改革开放以来正定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40年间,正定旅游业从一颗种子,发展成与多个领域相交叉的参天大树,从零星点缀的景点旅游变成了处处皆美景的全域旅游。

改造“连茅圈”开启“厕所革命”实践

正在全国开展的“厕所革命”受到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实际上,早在正定工作时,他就十分重视厕所问题,号召全县大力推动改造农村的“连茅圈”。当时,正定县委、县政府在相关文件中提出,积极改造“连茅圈”,努力使古城换新貌。

改造“连茅圈”在正定塔元庄村率先启动。那个时候,塔元庄村两委成员在破除村民“连茅圈”传统观念时,走街串户,做了大量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带头拆掉自家“连茅圈”,才打开了局面。

如今,塔元庄村积极落实“厕所革命”,实施了“旅游+美丽乡村升级版”行动计划,着力补齐旅游公共服务短板,在村委会、文化广场、生态园、梦想小镇、水上嘉年华、民宿木屋小镇等人群聚集的地方新建改建了一批旅游厕所,使整体环境焕然一新。从改造“连茅圈”到“厕所革命”,塔元庄村贡献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走一会儿就有一个厕所,都标得清清楚楚,比以前方便多了。”来自平山县的周大娘与几位老乡说,没想到正定县旅游环境变化这么大,更没想到县政府办公楼内的厕所也向市民、游客开放。

“文化+旅游”迈上全域旅游征程

近年来,正定紧紧围绕“登得上城楼,看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思路,深层次谋划,建设“古城古韵、自在正定”,构筑全域旅游大格局。

正定高标准亮化城墙、城楼和沿街130个单体建筑,完成了南关村、旺泉大街南段、宁荣街3个仿古建筑群改造;将外迁新区的4个原机关大楼改建为旅游酒店,确定了19家旅游接待餐厅,改造升级4家星级旅游宾馆、50家民宿;继续推进旅游“厕所革命”,在景区中心地带开放“共享厕所”20个;确定了开元寺等7个免费景点;在景点、公园、路旁安放石凳、便民椅640个,投放免费观光车60辆,安装16台免费直饮水机;为景区增加文化内涵,在元曲博物馆等10个景点开展文化演艺,在相关景区(点)推出《正定记忆》大型实景演出、红楼专题音乐会等一系列活动。

在古城保护开发中,正定坚持以恢复古城风貌为重点,推进实施古城墙修复、南关村改造、周汉河综合整治、隆兴寺周边建筑拆迁改造等10项工程,逐步恢复正定“一城四关双十字、九楼四塔八大寺”的整体格局和“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为打造华北平原的文化明珠、文化旅游名城奠定了基础。

正是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正定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深远、持久、极具魅力的元素,让其走出了古城文化与旅游开发深度融合的“文化+旅游”的新路子。

正定按照“以节造势、以节兴旅”的思路,抓住“节点”,融入历史文化,擦亮了“古城古韵、自在正定”品牌,不仅展现了正定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也提高了旅游竞争力;按照“以景为媒,串联成片”的思路,开辟了“古城+新区”“美丽乡村+古城+滹沱河”多条精品旅游线路,按照历史文化走势,把分散的景区景点串成“画卷”,实现了从“门票经济”到旅游产业链全面开发的转型升级。

北京来正定游览的蔡先生说:“走进正定古城,仿佛走进了中国历史的博物馆,这里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稀世文物璨若星辰、翰墨丹青赏心悦目、诗书雅乐神韵悠远。”

晨钟暮鼓中,隆兴寺、临济寺里梵音袅袅,前来观览的游客络绎不绝;华灯初上时,繁华热闹的市井街巷,灯笼高挂,布幌摇曳,令游人产生穿越古今之感。

经历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正定正依托丰厚历史文化资源,以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将旅游业打造成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