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这个村家家种草养畜,农民收入4年翻了3倍多!
2018-08-27 15:18:26

 

雨过天晴,绿油油的紫花苜蓿铺满了一块块梯田,层层岚雾乍现眼前。在蔡口集乡周家塬村,昔日并不起眼的紫花苜蓿,如今却成了这个偏远小山村的“脱贫草”,过去“花开了喂牛,草干了烧柴”,现在“花开了收割,草干了卖钱”。

目前,家家种草、户户养畜,牛羊产业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的1860元增加到2017年的6481元。

培育一名“头羊”

2016年,在外闯荡多年的青年党员周国瑞看到宁夏、内蒙古等地草产业利润丰厚,一吨苜蓿卖到了2000元左右,返乡后他以每亩地100元的价格流转了亲戚邻居的闲置耕地300多亩,进行种草试验。

第二年,周国瑞种草就见了效益。随后,在蔡口集乡的支持下,周国瑞牵头创办了庆城县国瑞草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庆城县国瑞草业公司,总投资380万元,建成库房18间、晾晒区1200平方米、消防池1座、办公室10间、门房2间。今年,公司在原有6台机械的基础上,又投资80万元,购置收草播种等机械18台。

“我们公司主要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信息、生产资料和销售渠道,采取饲草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模式,保证农民每亩地收益1200元以上。”周国瑞介绍说。

周国瑞充分发挥“头羊”作用,通过土地流转、与农户签订种草协议两种方式带动群众发展。其中,流转土地种植1000多亩,吸纳社员85户,其中贫困户23户,同时在本村及周边村签订种草协议1.7万亩。

周国瑞积极与内蒙古、宁夏等地的大型养殖企业对接,打开了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渠道,为全乡草产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打造产业龙头

一项产业就是一条致富路子,但产业链的打造、品牌的创设、品质的提升,都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周家塬村立足村情实际,推行“支部+公司+农户” 和“支部+养殖合作社+农户”的种养模式发展草畜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今年,庆城县国瑞草业公司辐射全乡及周边乡镇新种苜蓿近7000亩。以周家塬为中心,草产业已辐射整个蔡口集乡及马岭石立庙、环县曲子、甜水堡等地。目前已外销饲草300多吨。

“每年在入冬前,都要在甘肃河西和定西一代外调苜蓿,甚至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外调饲草,外调饲草量占总交易量的一半以上。”随着全市“331+”肉羊产业的兴起,对饲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厂家的草源供应,周国瑞做起了“绿草红娘”。

为了进一步推动草畜业发展,国瑞草业公司投资50万元,在草场内建成标准化牛舍430平方米,养牛50多只,形成了种、收、养、销一体化产业链;本村致富能人赵星宏投资80万元,建成亿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占地14亩,建标准化羊棚15座,计划养羊1500只。

依靠草业公司和两个龙头企业的带动,周家塬村171户农户中, 124户发展了养殖产业,其中,养殖大户46户,羊存栏达到6000多只,畜存栏达到300头。

造福一方百姓

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种草让农民尝到了甜头,为防止以前流转的土地再次回到了农户手中,保证草源稳定,周国瑞再次让利回馈村民,采取“你的地,我来种;我种草,你卖钱”的新型保值流转方式统一管理,彻底消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种了苜蓿卖了钱,扣除机械服务费用,收入全归自个儿。”周家塬村支书周俊清说,“村里约有6600亩土地,已经托管了3000多亩,不用流转土地,依然达到了规模经营的效应。”

2017年以来,这种一条龙式的服务不仅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周家塬村庄子坪组村民张存福,去年把20亩土地与草业公司签了订单,每亩只需要缴纳50元左右的农机服务费,就可享受播种、施肥、收割、翻晒、打捆等服务。

“今年收第一茬,已经有了收益,两三年以后20亩地收入将在2万元以上,从种到收根本不用操心,我平时还可以在周边打工赚钱。”张存福说。

在庆城县“331+”肉羊产业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周国瑞又投资170多万元,建起了万只羊场,吸纳全乡贫困户94户加入“331+”肉羊产业发展,三年内稳定脱贫。

与此同时,村上还投资36万元,购置拖拉机1台、圆盘式割草压扁机1台,以机械入股的形式投入国瑞草业合作社,分红年限为8年,每年分红5万元,既解决了企业发展中的资金设备难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互利双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