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这样改!|全市唯一一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县
2018-08-27 08:57:02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县——

临猗,这样改!

主要内容

●临猗县按照“党建引领、统筹推进、保证质量、保持稳定、能快则快”的工作思路,抓好搭建组织构架、完善工作制度、坚持试点先行的顶层设计“三步走”。

●各试点乡镇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确保农村产权制度试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成立合作社”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4个关键环节。在产权改革中,临猗县培育了如崇相西、翟村、兴教坊等先进典型村,为全市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成功经验。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改革试点县,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科学可行的经验。为此,临猗县聚焦问题导向、长效督查、考评应用“三坚持”。


记者 刘晓瑞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三权分置”重大制度创新之后,中央部署的又一项管全局、管长远、管根本的重大改革,是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年10月18日,省委、省政府确定临猗县为全市唯一一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县。临猗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谋划、先行先试,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切实为全市其他兄弟县市趟出了一条可复制、操作性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目前临猗县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股权量化等工作已经全部结束,股份经济合作社选举工作已经完成60%。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临猗怎么改?近日,记者对此进行采访。

顶层设计——

搭建组织构架、完善工作制度、坚持试点先行 “三步走”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摸清家底、化解债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临猗是全省的农业大县,全县5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9万。全县村级集体资产总额7.96亿元,可支配资源总量20.23万亩,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19亿元,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实现了“破零”,10万元以上的村达到44个。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省级试点县,临猗县的改革之路是怎样走出来的?临猗县委书记于鹏飞这样说:“我们要主动担当试点县的责任和使命,按照‘党建引领、统筹推进、保证质量、保持稳定、能快则快’的工作思路,抓好搭建组织构架、完善工作制度、坚持试点先行的顶层设计‘三步走’。”

顶层设计“三步走”的路径是这样的:

第一步成立县乡村三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

第二步制订《临猗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形成县级统筹、乡级组织、村级具体实施的工作格局;

第三步择优确定16个试点村,率先启动改革工作,对指导意见进行科学验证,全面铺开了改革试点工作。

猗氏镇兴教坊村是临猗县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村之一。自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始后,兴教坊村“两委”首先召开了村干部,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的第一次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议,宣讲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目的,民主选举出村、组产权制度改革领导组和工作组。领导组组长由支部书记担任,成员由村干部、监察会成员、理财组成员组成;工作组组长由村委会主任担任,成员由德高望重、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党员和村民代表组成,每个群众都有话语权,最大程度听取民意。多元化的组织机构有力推动了兴教坊村改革进程,今年6月13日,该村产权制度已将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股权量化、合作社选举工作完成。

临猗县猗氏镇在构建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工作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一是成立了镇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领导组,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分工明确,明确了党委书记、镇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为具体责任人;二是组建了22支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队伍,有条理、按程序、分步骤审慎稳妥推进,探索了试点村兴教坊、翟村创新“四化”、“四关”工作模式;三是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乡镇层面一个领导机构、一个专业指导组、一个联村工作组、一个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四位一体”工作机制,通过与镇村两级干部签订了责任状,形成工作合力“一盘棋”。截止目前,猗氏镇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的村2个,完成清产核资、成员认定、股权量化的村22个。

培训宣传——

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指导到位“三到位”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改革试点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必须从群众实践中汇集经验和智慧。改革试点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的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管理权、决策权。

自临猗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拉开序幕后,该县各试点乡镇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确保农村产权制度试点工作家喻户晓、人人参与。

猗氏镇镇组织召开了由全镇、村、组三级干部参加的全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启动会、推进会,举办培训班,村“两委”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性;以“党建立县”为指导,镇党委政府组织所有机关党员干部、村“两委”党员干部及包村干部挨家挨户深入宣传,调研群众对此次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使村民知晓产权制度改革目的、意义和基本步骤,加速了农村集体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进度。

嵋阳镇白堂村首先组织全村村民集体学习了镇党委政府印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工作精神和《临猗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细则》,给全村265户村民发放了《致广大村民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公开信》。随后,在各巷道悬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横幅条幅,张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宣传画,让群众人人了解产权制度改革是干什么,个个明白产权制度改革的好处是什么,大力营造改革氛围。

猗氏镇翟村在宣传发动阶段,广泛利用广播宣传、召开各类会议,将农村产权改革的宣传册发到各居民组,派专人将公开信发到每一户,做到家喻户晓。

为了高标准开展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白堂村村领导组聘请专家举办讲座,从精准业务知识到工作方法步骤,从成员认定到表格填写,从清产核资到账务处理,各组工作人员认真进行业务培训,培训人员达到46人,为搞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改革效果好不好,带头人很关键。为了保证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指导到位,临猗县在改革中还重点配好三支队伍,第一是政策指导队伍,学懂弄透上级改革精神,结合各村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第二是技术团队,对改革工作进行全程谋划和技术指导;第三是专业队伍,抽调乡村两级经验丰富的会计,做好清产核资工作,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

聚焦问题——

资产移交、合同混乱、农经队伍建设“三破解”

“清产核资、成员界定、股权量化、成立合作社”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四个关键环节。在产权改革中,临猗县培育了如崇相西、翟村、兴教坊等先进典型村,为全市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成功经验。

在清产核资环节中,崇相西村突出“细”字,固定资产的清理做到件件清楚,每件都存有影像资料,每笔往来款项,都有书面核实材料。

在成员界定环节中,翟村突出“精准”二字,在成员界定方案制订过程中,在全县指导意见“六准七不准”基础上,经过多方讨论,充分考虑到各个群体,结合本村实际,总结制定出精准定位的“二十一准十二不准”认定标准。比如,有的村民为子女就学方便,出嫁(招赘男)户口应迁而未迁;有的甚至出嫁已经很多年,其婚后所生子女的户口都上在翟村,对于这类人,该村全部界定为组织成员,只是在股权股份量化上享受标准股的0.1股。

在股权量化环节中,兴教坊村突出“合理化”,结合本村多年征地分配方案,在尊重历史的情况下,结合本次产权改革的政策意见,制订出适应本村特色的股权量化和后续管理方案。全村2385名股民,全额股为10股,共持股22851.04股,股民所持股份每股每年将享有从村到组股份分红0.46元—122.60元不等的收入。村组集体资产、资源家底清晰,群众对集体经济组织增加了认同感,对党的领导信心倍增,对生产生活充满希望。

翟村根据村民常驻情况、贡献情况按比例进行股份量化,具体是:一根据成员界定人数,每人享受基本股0.7股、贡献股0.1-0.3股;二是与本村的“出嫁女”和“入赘婿”户口应迁未迁的,每人享受0.1股;三是资源性资产分配1982年前出生的村民每人一股,1983年-2003年出生的每人享受0.9股,2004年-2017年出生的每人享受0.8股,共量化股份2419股。做到全覆盖、无遗漏,达到了股民满意、群众满意。

在成立合作社环节中,兴教坊村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村选举方案,按照方案,严格选举程序,成立合作社,产生了本村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监事会、监事长。新班子制定了初步的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整合村集体资源开发商铺,增加集体收入。

改革试点还要抓重点、破难点,临猗县由县经管中心等部门牵头,共梳理出推动改革面临的瓶颈问题15条,县委、县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6次,县四大班子领导带着问题深入基层实地调研28次,多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特别是在破解资产移交问题上,临猗县在全省率先制定了《临猗县财政拨款及其他资金在农村形成的资产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移交暂行管理办法》,全面加强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有效防止了农村集体资产流失。

在破解合同混乱问题上。临猗县出台了《关于清理和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的通知》,由清产核资组进行集中摸底、审查、规范和完善,有效增加了村组集体经济收入。

在破解农经队伍建设问题上。临猗县财政列资140万元,聘请了55名财会人员,成立了14个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为农村账务规范化管理提供服务,实现了乡镇农经中心和会计委托代理中心的分离运行,解决了之前乡镇农经中心管理农村账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问题,同时保证乡村两级财会队伍待遇,促使他们在改革中发挥主力军和技术指导的重要作用。

务求实效——

聚焦问题导向、长效督查、考评应用“三坚持”

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在改革工作过程中,由于临猗县各村的实际情况不同,工作进展不一,有的村工作进展顺利,有的村工作进展缓慢。

为了加快工作步伐,猗氏镇采取的4种方式值得借鉴学习。

一是组建督导队伍。定期不定期督查工作进度,实行一周一汇报、半月一总结,用版面、微信群公示进度排队。二是手把手指导工作。抽调业务骨干,下乡逐村督导,针对“后进村”进行专人辅导。三是积极化解矛盾。对督导中发现的难点问题,深入农户家中进行协调沟通,切实把每项工作都做细做实。四是落实奖惩机制。注重结果运用,对先进村进行奖励表扬,对后进村进行剖析指导,从而使全镇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作为全市唯一一家省级改革试点县,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效,形成科学可行的经验,”于鹏飞说,“为此我县聚焦问题导向、长效督查、考评应用‘三坚持’。”

临猗县在产权改革中实行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制度,研究协调解决改革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县经管中心具体指导,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建立进度周报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注重抓正面典型,全县推广。同时,将改革工作列为全县重点改革项目,定期听取汇报,每月组织一次检查评比,把评比结果作为考核乡镇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改革试点取得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更多的是给老百姓释放改革带来的好处。为了将改革发挥实效之路越走越远,一些已经顺利完成改革的试点乡镇,对未来集体经济发展也有了新的规划和设想。

翟村规划:在高标准的老年日间照料硬件设施基础上,提升软件设施,达到设施一流、硬件一流、环境一流、服务一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城郊优势,积极整合土地资源,利用原集体加工厂、原社办企业从我村划拨出去的土地,根据《土地法》的有关规定,社办企业停办的土地应归回原单位,协调有关部门,尽快要回应归村集体的土地,利用土地为载体,充分发挥城郊村的区位优势,进行招商引资、独资或合资办集体加工厂,让老百姓尝到产权制度改革的甜头。抓紧在建工程的施工进度,使翟村集体股份经济发展壮大,成倍增长。联系在外的本土人,为家乡出谋划策,提供适合我村发展的思路和办法。

兴教坊村设想:依靠股份经济合作社这一平台,利用现有的资产资源及城中村的优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该村初步规划决定利用幼儿园搬迁后的场地和村委会地址开发建设一座五层农商贸易大楼,由村合作联社经营,进行租赁,预计年收入可达50万元左右,从而壮大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相关新闻
×
前往APP查看全文,体验更佳!
确定
取消